第250部分(第4/4 頁)
壞話,也不會多言如何,只想說,我還是讀書人。抱歉,小國公。”那舉人向小國公一拱手,轉身離去。
康社之人足足有四十多,來的時候氣勢高漲,如同大軍壓境,可現在,許多人的身體輕輕動著,徹底失去了來之前的從容。
小國公的心沉到谷底,臉色比夜裡的烏雲更加陰沉,康王府的名聲一向不好,從先帝重病的時候景國各地就有傳言說是康王下手害人。
方運此刻攜文壓一州、碎膽千人的餘威,在景國的名氣絲毫不下於左相,一旦他與康社決裂,對康社和康王府的名聲有著巨大的打擊。
那個被康王府邀請的舉人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平時康王府根本不在乎這種人,可就是這種微不足道的舉人,組成了景國官場的底層,無處不在。
和那些“有國可賣”的高層不同,這些底層舉人無論對景國如何不滿,無論如何羨慕慶國武國,頭腦都很清醒。一旦景國倒了,他們要麼和現在一樣繼續當小官小吏,要麼失去現在的地位,不僅得不到太大的好處,甚至還有風險,他們自然不願意看到景國亡國。
更何況,這些舉人無論怎樣,骨子裡都希望景國強大。
一個是文人表率、景國的希望,用鐵一般的事實證明了能文壓慶國,另一個卻是臭名昭著的康王府,那些底層官吏和讀書人幾乎不需要考慮就能做出選擇。
底層的讀書人看似作用不大,卻能在方方面面影響景國的國民,到時候只要高層有人振臂一呼,康王府立刻會被孤立。
方運今日的宣戰,其意圖不是康社,而是要把康王府逐漸和更多的讀書人剝離開!
從此以後,康王府的一切行為都會被無數景國人關注,任何小的錯誤都會被無限放大,任何好事都會被人遺忘。
方運的宣戰,綁住了康王府的手腳。
想到這裡,小國公冷汗直流。
“一定是巧合,一定是巧合,方運怎敢如此聰慧!一定是巧合!”
方運慢慢進入書房,臉上帶著淡淡的冷意,連後世著名的青年作家都能影響許多人,以自己在景國的文名和地位,引導輿論和民心簡直輕而易舉。
到了現在,方運哪怕自己不發力,和他同一個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