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部分(第3/4 頁)
方運心中有了決定,立刻道:“身為景國子民、大景官員,我自當堅決抗蠻!國在尚不能保證景國子民安康,國若破,是莊司正能保我景人平安,還是哪位能保?”
“原來如此,在下佩服。”莊瀘坐下。
吏部侍郎歐寞道:“方會元,吏部分派進士代掌知縣,也會考慮進士心志。我見你一心抗蠻,若是讓你委任普通縣的代縣令,乃是大材小用,不若成全你抗蠻之心,派你前往寧安縣,如何?”
滿朝譁然。
寧安縣不是最北的縣,也不是最危險的縣,但卻是邊境區域的樞紐,景國送往三邊的糧草軍械大半要經過寧安縣,乃是重中之重。
左相柳山在密州經營多年,打造的猶如鐵桶一般,水潑不進,密州的文官和州軍兩系皆是柳山門生,文院之中也過半是他的黨羽。
寧安縣就在密州。
哪怕方運之前對左相一黨進行連續打擊,密州勢力依然沒有動搖,這就是柳山至今敢來朝堂的緣故,也是太后最忌憚柳山的最大根源。
一旦激怒柳山,引發密州向慶國或武國倒戈,那京城的屏障蕩然無存,蠻族大軍將可在幾日內兵臨城下,包圍京城。
柳山自從中了進士,就在經營密州,儼然密州真正的主人。
方運心頭閃過一絲陰影,感覺左相一黨今天的一切所作所為,就是在逼自己去寧安。
“歐侍郎,請收回方才之言!方虛聖乃國之棟樑、人族脊樑,若沒死在月樹神罰之下,反而死在內鬥之中,萬民皆怒!到了那時,朝堂之上任何人都承受不起!”禮部尚書毛恩崢義正詞嚴道。
眾官無比惱怒,禮部尚書毛恩崢乃是出了名的和事佬、老好人,逼得這種人說出此話,可見事態嚴重到何等程度。
計知白陰聲怪氣道:“毛尚書此言差矣。連月樹神罰都殺他不死,寧安縣又不是龍潭虎穴,怎能害死方運?更何況,連我計知白都能在寧安縣任代縣令,獲取狀元之外,他方運為何不能?莫非是說,他方運不如我計知白?”
敖煌忍不住問:“方運等於幾萬個計知白來的?”
“哈哈哈……”紗簾內傳出孩子的笑聲,但隨後一隻手捂在小國君的嘴上。
眾多官員低頭笑著,小國君可以肆無忌憚發笑,但他們要掩飾一下。
計知白氣得臉一陣青一陣白,卻不敢對敖煌說半句話,自己已經結仇方運,若是在惹上東海的龍宮的真龍,左相都救不了。
歐寞看向方運,微笑道:“方文侯,你若真有心抗蠻,為何不前往寧安縣?寧安縣乃是我景國三邊樞紐,更能施展才華。”
“歐侍郎此言差矣。寧安縣恰恰因為是三邊樞紐,方運當代縣令才難以施展。那裡乃是軍方要地,而且寧安縣品級最高的衙門不是縣衙,是轉運司衙門!若吏部願意讓方運兼轉運司司正,老夫支援方運前往寧安縣。不然,就是大材小用!”
第641章 不朽龍身
歐寞道:“本官不知你們怕什麼。明年初冬草蠻南下,殿試必然在草蠻南下前結束,以便讓我人族全力備戰。方運在寧安縣無比安全,何來害他之心?我吏部最講究人盡其才,寧安縣乃是出了名的難以治理,去年曾派遣最優秀的計知白前往,今年依舊選派最優秀之人。”
“信口雌黃!”
“吏部文書已下,若方運出爾反爾,口中為國為民,心中貪生怕死,可請內閣重議此事。至於其他人,請待方運答覆之後再爭論。”歐侍郎平靜地看著方運。
朝堂眾官員不再爭吵,一起看著方運。
朝堂之上才氣激盪,上空的元氣如風呼嘯。
監察院的監察御史突然手握官印,不知做了什麼。
許多官員發現這個細節,監察御史乃是監察院的第一大員,掌管整座監察院,曾屢次為難左相的黨羽,是反左相黨的一面旗幟。左相屢次想將其調任,都以失敗告終。
隨後,左都御史手摸官印,突然道:“歐侍郎,既然您說吏部人盡其才,那為何青烏府知府遊澤原本官名狼藉、不堪大用,卻委任其為知府?”
寧安縣就在青烏府的轄區內。
歐寞身體一震,監察院的二號人物說出這事,明顯是掌握了遊澤的罪證,可遊澤是左相的學生,雖然昏庸無能,但極為善於迎合左相。
歐寞思索片刻,道:“若遊知府力有不逮,吏部自當將其調任。”
左都御史道:“我聽聞原濟縣縣令蔡禾為官清正,教化濟縣有功,又在短短一年內使一下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