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部分(第4/4 頁)
力敵神罰,亞聖封賜,進士虛聖,文成驚聖,任何一點都足以讓真正的讀書人心生敬意。
方運緩緩道:“劍眉公將遠行古地,方運身無長物,便寫一詩贈與,望劍眉公一帆風順,功成歸來!”
方運說著,放下胸前的擋板,從書箱裡拿出筆墨,緩緩書寫。
“千里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寫完後,方運停下筆,望著遠方思考。
這裡不是學宮,許多人看不到紙面上的才氣,低聲議論。
“第一句不錯,寫此刻太陽被染著淡黃色的烏雲遮擋,明明是白天可依舊昏暗。無論是取景還是用詞,都是上佳,猶如千錘百煉一般。這恐怕就是傳說中的天才吧。”
“第二句……似乎不妙啊,我們聽北風、見雪紛紛,可哪裡有大雁?一般來說,下雪之前,大雁已經離開北方,風雪怎會吹到大雁?”
一些人愣在原地,不知如何解釋。
李文鷹卻突然微微一笑,默不作聲。
一位老翰林拂鬚含笑,道:“大雁近在眼前,乃一逆黨!”
眾人旋即明白文中大雁是指李文鷹,哈哈大笑。
“不錯,方詩祖果然深得詩中真意,此番虛實用的出神入化。”
“虛實相合,頗有畫意,更顯離別之苦。”
“意境不錯,但詩句一般。”之前解釋的老翰林實話實說。
方運當時在讀高適的詩的時候就曾懷疑,大雁在農曆的八月或九月南下,此刻很難有大雪,就算有也很難被詩人湊巧碰到。所謂的“北風吹雁”卻又有大雪紛紛,實則是詩人筆下的意象,以此來指代離別的朋友。讓大雁與大雪在同一片天空,更顯友人的處境。
許多讀書人心中黯然,李文鷹被妖蠻重點關注,此去荒城古地必然危險重重,可身為新晉大儒,他必須要進行一番歷練,荒城古地是李文鷹自己的選擇。
方運提筆思索片刻,再度落筆。那老翰林期望地看著方運,方運寫一個字,他念一個字。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好!”老翰林舉起手,發現身邊沒有桌子,狠狠拍向自己大腿!
“此詩轉折之妙,堪稱神奇。前兩句寫陰雲密佈,大雁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