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部分(第2/4 頁)
相重合;現在也只是暫且沒有被合併到一塊罷了。戒備森嚴是應該的;但卻不存在什麼大的探究價值。
山谷中心處;也是最為寬敞的所在;兩排房屋左右整齊排列;來來往往的工匠甚多……
這些並不是工匠的住處;而是生鐵和煤炭這兩種原料的儲備所在;從這裡在往裡面去;便是成品的軍械儲備庫;除非必要人等;便是領頭的匠師也不準邁入一步。一個個烈火紛飛的爐臺;一個個搭建簡陋的工棚;叮叮噹噹的打鐵聲此起彼伏。穿過這些;劉憲在山谷守將和鑄造所監察以及領頭匠師的陪同下徑直來到了軍械庫內;一套套寒光冷冽的甲具出現在了眾人眼前……
這不是一般的戰甲;因為除了人穿的以外;在重甲的下面還放著一套製作精良的馬鎧;準確的說出現在劉憲眼前的甲具是一套標準的重騎兵鎧甲。
廢了兩年之功;如此鎧甲劉備軍已經儲備下了整整兩千套;而眼前的這四十餘套則是上次鎧甲運走之後新近產出的。
全重一百五十斤;其中人甲八十斤;馬鎧七十斤。當然了這些‘斤’都是指的漢斤;如果換算成後世的市斤來的話;那基本就是打個對半。
人甲全部都是精鐵打造;很費工夫;而本應該更重的馬鎧則是用了不少的皮料;可以說馬鎧的主體是皮甲;外表是鑲嵌了一層鐵片;重點部位再給及加固。
重騎兵;真正意義上的重騎兵;非是像虎豹騎那樣;只有人批重甲而馬還是裸身。被這樣一套鎧甲武裝起來的劉備軍鐵騎;已經基本上具有了針對普通箭矢的防禦抵抗能力;其對於普通戰陣的衝擊力還要勝過虎豹騎不少。8。N而最主要的是;他們的兵源根本不需要向虎豹騎士那樣精挑細選;只要是精兵即可勝任。
劉備軍已經佔據了西域;這幾年來他們有足夠的時間來甄選西域的各種優良戰馬;所以組建重騎兵所需要的高負重戰馬對於劉備軍而言是完全不成問題。
當然了;重騎兵的短處劉備軍高層還都是心知肚明的;他們自身的財力物力也不允許大肆組建重騎兵團。便是最先提議組建重騎兵的劉憲;目標也僅僅是一萬人馬。
而作用;也僅僅是為了能夠在不久的將來;劉備軍和曹軍即將展開的那一場真正對決中;搶佔上那麼一絲先手。
幷州之戰終究是要結束的;而無論誰家勝負;緊接而來的必然是兩軍之間的一次真正的正面大碰撞。這不是之前的陽平關一戰;據城而守不可取;只有靠正面對決來分出高低上下;才能讓以後的路更加寬闊。
劉備軍若能取勝(幷州);那麼緊跟著北部兵馬南下;長安兵馬東進;潼關曹軍不想被包餃子就只能退去河洛;此險要已經不足維持。
或許就是在洛陽城下;一面是洶洶而來逐鹿中原的劉備軍;一面是很需要挽回軍心用一場淋漓大勝振奮己方士氣民意的曹軍;兩者中註定是要一戰的;一場很能有幾十萬人參加的正面對決。
反則亦然;如果是曹軍取得了幷州戰場的勝利;他們也會兵下河套;由北向南夾擊長安;那時候兩軍的戰場就需要放在長安了。
劉憲提議組建重騎兵;為的就是想在這場大軍團正面對決中搶得一絲先機;原因是在於他十分迷信重騎兵叢集衝鋒的威力;雖然重騎兵有著這樣那樣的缺陷;可他們的正面衝擊力卻是誰也不能否認的。而在大軍團正面對決中;需要的就是這種能一擊而破的兵種。
此外還有馬鐙;這個被劉憲死死掩蓋起來的;捂了二十年的;實際上能夠對提升騎兵戰力起到匪夷所思作用的東西。
前文說過;早在劉憲來到這個世上不久;他就發現了一個現實;一個符合真正歷史史實的實事——這個世界還沒有雙邊馬鐙出現。
有的只是一種單邊的掛在馬身上下中間位置的馬鐙;這玩意;武將幾乎沒人去用;只幫助上馬;除此外沒有絲毫用處;還礙事。
而雙邊馬鐙能做什麼;只要是個腦子清明之輩;都清楚得很。對於騎兵而言;這個東西的出現實在是太重要了;甚至比馬掌的出現還更加的重要。
劉憲保持這個秘密一直沒有說;知道了赤壁戰後;劉備坐擁荊州之後他才把這個東西擺在了劉備等人面前。
同樣的選擇;劉備等也沒一人選擇去公開他;原因就在於那時候劉備軍騎兵聊聊。最後即便是拿下了涼州;降服了西部鮮卑;劉備軍也沒有公開這項技術的意思。因為曹軍的騎兵實力依舊強勁;草原上的鮮卑人也同樣不可小視。
直到日後那一戰的來臨;在那一戰中;才是劉備軍公開使用馬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