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部分(第2/4 頁)
茂、傅彤、張翼、鄂煥、王平等幾個地個相同的將領中以他座位。註釋 而餘下的則安次序。前來後到依次座列。
等不多時,關平、楊駒、董允、楊千萬、刑茂等文武諸將便已經趕到。劉憲引傅彤在二道門處迎接。
“楊將軍”楊駒雖然算是一部之王,可就他那點實力還願不足以”右手向內一引。
楊駒把身調放的更低,對著劉憲,態度上幾乎都稱得上是卑躬屈膝了。“不敢,不敢,上將軍先請。”
這方面沒什麼好說的,甚至就連裡每的例會結果也都已經被在場諸人所料到。但,這個架勢卻是不得不擺出。即使它沒什麼實際意義。
果然,進了廳堂之後,楊駒看起來老實巴交的臉龐頓時笑成了一朵花來,“歌功頌德”之詞就如他口中噴濺的吐沫一樣綿綿不絕的湧出。
一切歸根結底一句話,從此之後武都氐人一切以蜀漢劉備集團馬是瞻,但有所命,無有不從,無敢不從。
廳堂會客之後,劉憲便是大擺宴席,獎賞諸將三軍。
太守府筵,那自
送走了不只是真醉還是假醉了的楊氏父子,和武都氐的幾員重將,同樣表現得微醺的劉憲也返回到了後房。
然後那雙眼自然是清澈明亮。毫無一絲的醉意。再過了兩刻鐘,關平、董允二人聯袂而到。
後院的一間側室中,劉憲半臥半坐,靠在了一張矮機上。在他對面。關平、董允二人跪坐於地。
“上將軍,據統計武都氐此次出兵共有一萬四千人上下,河谷一戰傷亡在一千五百人左右,再算上下辨內城之戰傷亡該會出三千人,其中陣亡者半數左右。”董允手中雖那得有一束竹簡,可言談中卻是連開啟都沒開啟過,更不要說是看上一眼。“他們有一萬六七千戶,總人口在七萬上下,青壯兵員最多也就是兩萬,今日一戰可以說是折損了他們一成的青壯。”
劉憲輕聲一笑,這就是內遷的小部落的悲哀。在他們的老家,部落之間的戰爭若是能打贏,那麼損失的人口立刻就可補回,可是在大漢疆界內,打再多的勝仗也補不回他們損失的人口。或許贏了的話能多帶會一些奴隸,可氐族不是羌族,不是匈奴、鮮卑,他們還被那個膽量和資格在漢人的疆界內奴役漢人做奴隸。而更不要說的是打敗仗了一
只要打仗那就意味著做了一單賠本買賣善於谷糧耕種和飼養牛羊的氐族人可不會有糧食緊缺的時候,看看曹操從武都氐的口袋中掏出了十萬擔糧草,你就會明白 這群迥異於遊牧民族的半農耕少數民族委實是奇特。
“韓遂遭此大敗,金城郡必然會被曹操所有,如此曹軍再順勢攻入”關平劍眉緊促,有些拿捏不定的問道:“那曹操回軍時,會不會再次兵抵下辨呢?我軍又會不會再次棄守武都?”
武都是劉備集團的嘴邊肉,只要曹操回了中原,己軍又恢復了元氣。張口就可以吞下。但現在牽扯到了武都氐,曹操若再次回軍下辨,劉備軍會不會選擇固守武都?若還是放棄,那又置武都氐與何地?
陽平關守備力量不足,若要不放棄武都氐,那就要向下辨大幅度徵調援兵,卻又讓陽平關形成了空虛漏洞。所以,無論是在關平還是楊氏父子看來,當曹軍再次兵逼武都時,劉備軍撤回陽平關的可能性極大。甚至可以說是肯定。
如此楊氏父子又怎會安心?之前廳堂會面,楊駒雖滿口諂言,可心中的擔憂尤其是臉面工夫就可以遮掩的過去的?況且楊氏父子也並沒有過多的去遮掩它。
這個問題不下定論,武都氐心中難安。雖然他們已經自絕了迴歸曹操陣營的可能。
“曹操回師時,兵臨下辨的可能性不大劉憲沉思後說道,“而且,就算他再次兵臨下辨,那我軍也卻不能再退,只能一戰。”
第一次不戰而棄武都,可以說的上是明智,畢竟曹軍二十萬又都是挾大勝之勢的新銳之師,劉備軍萬難抵擋。可現在若是再次不戰而退。那意味就完全變了。
在外人看來,如楊駒這樣身份的。那就是劉備軍懼怕卓軍,不敢與之一爭甘鋒。
這對劉備軍爭奪雍涼那是很不益的,所以曹操若敢再一次兵臨下辨城下,等待他的必將是一場血戰。
“無須通報楊駒。”劉憲看了一眼關平,“明日你率五千人西進,收服上祿、武都道、羌道三地,我軍主力自後日開始,全力加固下辨城池。”言語上的保證太過無力。只有用看得見摸得著的行動才能來表示本軍的意志。
要守武都,再無回縮。
而且這麼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