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部分(第1/4 頁)
事實上在撤退的路上,他與關張趙諸將商議的結果也是——死守,可那個“死守”是沒目的沒目標的。對於敵我大勢,關張趙諸將沒一人看能得清楚,更說不出個一二來。頭上雲遮霧罩,讓劉備看不到出頭之日。
“主公,曹操大軍雖眾,在汝南卻待不長久。”劉憲之所以能把“死守”作為“主策”,除了所謂的“冀州——汝南輕重論”之外,最重要的就是他二哥給他透露的訊息,曹操沒糧食了。“諸位,可知曹軍現有儲糧?”
“官渡之戰時,曹操軍前就已經糧秣殆盡,若非許攸獻計,曹操此時已經自身難保。”曹老大運氣實在是好,劉憲這時候心裡挺感慨的,再看眼前的這位大佬,劉備的運氣也挺好的,可惜之前都沒把握住。“二兄來信曾言道,操於前線不顧河北民憤,暗中處死了數萬河北降兵,就因軍糧短缺。”
很有力的證明,此話一出帳中諸將的精氣神猛的一漲。
“此番曹操本有意趁勢打到河北,以便就地取糧,然因主公之變,不得已才回師南下。雖然袁紹軍敗時,讓曹操奪下了一些糧食,可屯糧的烏巢大營被燒,袁軍中又會有多少糧食供曹軍享用?”
“許都所存糧食大半運往了官渡前線,現在連朝廷很多大臣的俸祿都換成了絲帛,其轄內缺糧可見一斑。曹操十幾萬大軍回師,除了安定許都局面,還有就是為減輕前線負擔。此今率五萬精銳南下,為的就是做雷霆一擊,戰決,然後好分兵於各地就食,渡過寒冬,以便來年再往北去。”望著面色已經有些歡喜的劉備,劉憲說道:“以我估料,我軍只需頂住曹軍一月,便可讓其自己退去。”
看著劉備和帳中眾將一臉興奮的神色,劉憲現自己的這番“廢話”的效果還真是出乎預料的好。劉備眼中的驚疑少了許多,眾將臉上的神色中也多出了一份堅定和希望。
雖然他嘟拉拉的說裡一大通話,且大多是沒什麼實際用途的廢話,至少那如何去“死守”汝南,他是一句沒落在這個點上。不過他畫在空中的那個大餅真的是很吸引人,它讓劉備等人看到了“勝利”的希望,一絲渺茫卻是可見到的希望。
劉憲現在心中很洋洋得意,老諸還沒來,劉備身邊是“山中沒老虎”,自己這隻“小猴子”也能去充一充大王。
這用言語去忽悠……呃,不,應該是——指點,用言語去指點他人,給“迷途之人”指明方向的感覺,真的是棒極了!
感覺——太過良好!
“好見識,你小子果然了得。”一聲炸雷般的響音在劉憲耳邊響起,還沒等他回過神兒來,一隻熊掌就重重的落在了劉憲肩頭。
半邊身子都有點酥了,但除了暗叫聲晦氣,劉憲又能做什麼呢?
能在這個場合說出這番話來的,除了黑張飛還能有誰?對他這樣的渾人,你就要把自己的心放寬到天地一般。
又不會有心害你,用得著提防麼?
“翼德,不得無禮。”劉備臉色一變瞪了張飛一眼,同關張在一起過了十多年了,他還能不知道自己這個拜弟的殺傷力。
不見就連關羽望見張飛那一掌後,看向劉憲的眼神都有些……可憐!
“三將軍,豪爽大氣,乃英雄本色!”一把拉住面色有些尷尬的張飛,劉憲呵笑的說道。
揭過了這個小劇情,劉憲正色道:“另外,主公還需遣一使者,聯通荊州,不需劉表出兵,只要他虛張作勢便可,引為聲援既可!可與之說明,今我軍若能迫退曹操,來年我等為其守荊州南門屏障。”說實話——循南陽張繡故例,是最好的“誘餌”,可惜這樣的話實在不是他一個下屬應該說的。
“劉荊州”,劉備口中低聲念道,點了點頭,贊同道:“有理,可遣公佑(孫乾)前往。”
“公佑先生前去,自然無礙。”對於孫乾的外交能力,劉憲還是頗有信心的。
望著氣氛活躍的許多的帳中,劉憲鬆了口氣,知道自己算是成功的忽悠了一把。可惜接下去,唱戲的還是自己這個獨角,“諸多策略皆為戰陣相備,一切還是以戰陣勝負為準繩。”指著大營外道:“穰山乃是汝南門戶,雖非險要之地,卻也能讓我軍得幾分地利。只需在此地勝得一兩陣,重振軍心,隨後便可撤回平輿死守。近來,平輿城池已被加固了不少,我軍小兩萬兵馬,糧草又不缺短,死守一地,量曹操旬月間也奈何我們不得。等到其軍中糧盡,操自會退兵。到了來年,曹軍再來也不過是一支偏師,其主力定不會在這裡同我們糾纏,汝南雖然重要,可還遠比不得冀州。”
“憲連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