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部分(第3/4 頁)
出了一口長氣。“據我所知,你父親統帶的戰車營也被主公調到了襄陽,過不多久父子三人卻也可以團聚了。”
(抱歉,本意就是要丁儀統帶戰車營的,結果找了一下卻現沒交代,這裡做個補充。)
聽到父親要來,丁封心中一樂,不甘也被沖掉了幾分,“將軍,益州劉璋也是漢室宗親,以咱們主公的心性豈會奪同宗基業?”丁封想到劉備在赤壁之戰前的那番作為,心中對劉憲口中的西進,期望實在不大。
“荊州:東有孫權,常懷虎踞;北有曹操,每欲鯨吞。絕非是紮根立基之地。而益州險塞,沃野千里,民殷國富。實乃是天賜主公之根基。若起荊襄之眾,長驅西指,則主公安身立命有所在,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
劉季玉雖也是漢室宗親,享有益州之地,但他稟性闇弱,不能任賢用能;加之張魯在北,時思侵犯;蜀中人心離散,不得志之士必久思得明主。主公若西進,必有長明之士來投,取那西川易如反掌,以西川為基業,後北圖漢中,復收雍涼,最終奪取中原,匡正漢室。此是諸葛軍師之定局,亦是主公之所盼。”
劉憲的一番長談讓丁封腦子裡有了一幅己軍展的大致輪廓,若真是這樣的話,自己怕是隻有在雍涼穩固後才有可能重歸於將軍麾下了,“主公若進取西川,必會委將軍以大任,丁封在此祝將軍再建新功。”
“那就承你吉言。”笑看著丁封,劉憲心中也起了一番興頭,“好了,就別再送了,我也該上路了!回去吧!”
“是,將軍一路保重!”
“保重!”
辭別了丁封,劉憲領著一班親衛,快馬加鞭一路疾行,第二天上午便趕到了公安。
“叔至,主公這多了不少生面孔啊!”公安就是日後的南郡治所,原本的縣衙經過修葺之後也成了頗似雄壯的太守府,但第一個入住其中的卻是劉備本人。守衛太守府的當然是白耳精兵,長坂一戰後白耳兵元氣大傷,可經過這些天的補充倒也恢復到了千人之數。這些人多數認得劉憲,自然不會攔他。
劉憲步入太守府,見來往的官吏文士很多都不認識,而堂下候命的幾個武將也是生面孔,倒是不好隨便進去。就在這時卻正巧撞到了陳到,一邊令陳到隨便親隨去通報,一遍就和陳到扯起了話來。
“赤壁一敗,曹操數十萬大軍分蹦離散,一些本就對曹操心懷不滿的荊州軍將紛紛前來歸附,而荊襄之地也盡歸主公,那些地方的文武之士也大有人投效於主公帳下,生面孔自然不少。如那堂下三將,左列二將張南、馮習本就是劉景升舊將;而右列的刑茂,本身零陵劉度的帳下勇將,現在劉度、劉賢歸附,他自然也到了主公帳下。”
刑茂,不就是那個零陵上將刑道榮麼?劉憲好歹也在劉表手下混吃了多年,對荊州數郡一些有名號的將軍還是有所瞭解的。
刑茂本名就是刑道榮,一聽就知道是寒門賤名,他本人也確確實實的是一寒門子弟,只是幾年前得到了劉度賞識被提拔為掌兵校尉,這才改名為刑茂,字道榮。
這人頗有勇力,對劉氏父子也很是忠心,穩坐零陵第一大將。劉憲隱約記得演義中這人是死在了張飛還是趙雲手中,反正是沒能活得下來。
但現在看……黃忠、劉磐出面,效果似乎真的好了不少!
關張趙等人雖然聲名遠揚,威鎮九州,可畢竟不是荊州本地人,勇武不為當地土人所見,黃忠、劉磐多年來屢寇江東,其所為卻是荊南共見,威懾力比之關張趙更勝一籌。
趙範的不戰而降,劉度父子的最終束手,無一不應證著這一點。
“元度,既然來了,怎不來內堂相見?”劉備的聲音翩翩傳來,“還用什麼通報。”
“許久不見,劉將軍別來無恙。”
“見過主公。”向劉備一躬身,劉憲起身時遙想諸葛亮一抱拳,“軍師一向安好!”
一百三十七章 楚之良才
“劉將軍,子仲傳書,上言淮南各郡縣中多有屯田之民,計有過五萬戶之多。WWw、”自江夏到公安,淮南來的書信、奏表就沒斷絕過,多日參詳諸葛亮對淮南民情已然是爛記於心,“如此,若加上軍籍屬民以及心向主公之庶民,淮南一地怕可遷出八萬至十萬戶。不知亮可有估錯?”
“軍師估算的正是,淮南八十萬子民,憲之前的預計遷出之數也是四十萬到五十萬間。”劉憲初據淮南之時,正值是袁術破滅,兵匪橫行,各縣十室九空,田地荒蕪多不可數,可這番慘景卻也正好讓他來屯田安民。之後的徐州亂戰,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