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部分(第3/4 頁)
長坂坡這一段大戲也到了最後一處精彩之地——張翼德大鬧長坂橋。
當陽橋前一聲吼,喝斷了橋樑水倒流。“我乃燕人張翼德也!誰敢與我決一死戰?”張飛聲如巨雷,一吼之威,退去了數不盡的曹操大軍,其威力卻對是曠古爍今。
劉備匯合了張飛之後,整頓一應殘兵三四百人,不敢再往江陵去,正在蹉跎間,趙雲想起了劉憲最後一句吩咐,當即說於了劉備。
接下三百多人抄了小道,一路直取漢津口。
果然得了關羽引兵相助,退了曹軍,關羽追趕了十多里,回軍之後他打眼一看卻是大吃一驚,“兄長,二嫂嫂和元度如何不見了?”
一百一十七章 臥龍之謀
關羽對劉憲再是關心,但依舊是放在了糜夫人之後,可隨後到來的諸葛亮、劉琦卻非這樣了,二人看不到劉憲在,無不是陡然色變。wwW。尤其是最後到來的諸葛亮。
不過他倆人關心的原因卻是不同。
劉琦關心劉憲生死,並不是因為劉憲是他家的舊將。因為早在半個多月前他就知道劉憲已經轉投了劉備,心中縱然有些鬱悶卻也不會太過放在心上。此刻劉琦之所以色變,那是因為劉憲善戰之名顯赫在外,有他在,劉琦自己這邊會感覺多一些贏的把握。
而諸葛亮卻完全不同,自從得知劉憲為自己主公麾下將的那一刻起,劉憲在他圖畫的“宏偉藍圖”中就已經佔據了一個極為重要的位子。
在他的眼中,劉憲的價值不單單是淮南的地盤和那五萬雄兵,更在他自身。
十年間劉憲闖下的偌大名頭足以證明他個人的才能,比起關羽、張飛、趙雲這樣的驍勇戰將,有能力獨擋一面的劉憲無疑更有價值。從諸葛亮心底來將,他寧願關羽或是張飛、趙雲中的一人出了意外,也絕不願劉憲有所閃失。
這一次不勞劉備三開尊口,一旁的劉琦已經替他做了解答,諸葛亮求實之後這才鬆了一口氣。
劉憲的生死干係可大了去了,他若這麼的不明不白的死在了長坂,還是被自己人給埋得,這訊息傳到淮南可怎麼得了。
淮南軍中的主要人物縱然早已經知道劉憲拜了劉備為主公,但隨著他的這麼一死,也保不住會起些什麼波折。
畢竟對於淮南,劉備的掌控能力太過乏弱了。
“主公,如此我們還要做全了才是。”諸葛亮微微一頓,腦子裡已經轉過了千百個念頭,向劉備說道:“劉將軍身受箭傷,曹軍必然是知道的,那箭射劉將軍的曹軍也十有**會跟上去查尋。而子龍將軍一出村口就遇到了曹兵,迫不得已就放掉了青驄馬,也定會被曹軍察覺。青驄馬神駿非凡,在劉將軍胯下早已經被曹軍熟知,如此一來,青驄馬必會被曹軍俘獲,而糜夫人和劉將軍藏身所在的村落必會引來大批曹軍搜尋。”
“軍師之意,莫是說元度和夫人會被查出?”劉備聽的是心驚膽顫。
“有些可能但不會太大。”諸葛亮一搖鵝毛扇,臉色上並沒見一絲憂慮,枯井藏身本就聞所未聞,且還有斷牆遮掩井口,“亮可斷定,曹軍必會大搜村落,以圖找到劉將軍。但若是不得,那多般因素就會證明,劉將軍已然重傷身死,被子龍將軍給葬了。”
“亮估計曹軍搜不得那枯井,所以,主公應該“心傷臥病”,江夏、淮南都應準備喪事,掛孝事白。”諸葛亮微微一笑,“主公從漢津口渡船,但夫人和劉將軍卻是不能,想要避過投敵的荊州水師,他們只能順江而下,過了沔陽才能渡江。如此算上躲藏井中的時日,少則七八日,多則十餘日,這般才能迴轉江夏。”
“荊州大族蔡氏、蒯氏等都已降曹,有他們做眼線,曹操對江夏必然一清二楚。如果劉將軍辭世,主公卻沒絲毫傷心之態,曹操必會起疑。這樣一來,夫人和劉將軍就多有不便了。”諸葛亮設想的確實是周到之極,沒露出一丁點的破綻,“而淮南也要快快通知,細細訴說內情,讓他們心安之餘表面上定要做出憤慨之意。”
“子龍可以一去,他曾在合肥訓練那三千鐵騎一年有餘,與陳蘭、雷薄、甘寧、丁奉都頗為熟識。”劉備確是知人善任,不但聽從諸葛亮之言還作了補充,“這麼說來長沙也要遣人,元直、文長還在那裡,且劉磐、黃忠二位將軍是元度好友,能舉兵抗曹乃是元度的說情。流言無度,傳之廣濫,不可不防。以備之見,不若信叔(劉琦)走上一趟,順便也好與劉磐將軍一見。”劉備是掐準了劉琦無大志,且不敢與自己爭鋒,這才放心的讓他去見從弟劉磐。
在徐庶、魏延引軍去講了不久,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