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部分(第1/4 頁)
其間蔡瑁、張允等幾次求見都沒結果。
晃眼間又是一個月……
“夫人,夫人,不好了,不好了,老爺他……他……”這一日,蔡夫人正在房中安歇,忽然一陣吵鬧聲從遠處傳來,接著就見自己的貼身婢女一臉驚慌的闖進房中。
“老爺怎麼了?”
“老爺他……賓天了!”
雖然心中已經有了準備,可猛然聽得這個訊息,蔡夫人還是一陣頭暈目眩。“快,快去招我大哥來……”定下心神的蔡夫人第一個想到的就是自己的大哥——蔡瑁。
劉表有意令長子接位,並寫下了遺囑。但人都死了,這些又怎麼照他的意思去辦,蔡夫人與蔡瑁、張允一番商議,假寫遺囑,令次子劉琮為荊州之主,然後才舉哀報喪。
劉琮這個時候年方十四歲,生性聰明,繼位後召集眾官商議,說道:“我父棄世,然兄長現在江夏,叔父玄德居於新野。我一次子,貿然做荊州之主,尚若兄長與叔父聯手討兵,問罪於我,該如何應對?”
“且淮南劉元度受父親召見,千里奔來不得窺見反被舅父囚於驛館月餘,這等大辱,他心中必生大恨,諸公又如何能釋其鬱恨?”雖然是剛剛坐上荊州牧,可劉琮卻沒一點給自己舅父留面子的意思,至少在表面上是如此。“劉元度,當世名將,坐領淮南久也,手握重兵,他若不服,荊州安危都是不保。”
似乎是個很明局勢的“明主”,雖然年齡小了些,可能說出這番話來,可見資質之上佳。
但說歸說,做歸做。誰要真的信了他的話,那可是要倒大黴了!
堂下眾官未及對,幕官李珪便搶先了一步,答曰:“公子之言甚善。今可急哀書至江夏,請大公子為荊州之主,就命玄德、元度一同理事:北可以敵曹操,南可以拒孫權。此萬全之策也。”
真是一個純粹的傻帽!
站在武將位的蔡瑁,一點不見剛被君主訓斥過的低調,大聲叱曰:“你一微末屬官,也敢亂言逆主公遺命!”
李珪兩眼一翻,大罵道:“你蔡氏內外朋謀,竟敢假稱遺命,廢長立幼,天下之人笑恥!眼見荊襄九郡,就送於蔡氏之手!先主公若是在天有靈,必當誅你蔡氏一族!”
蔡瑁頓時大怒,不待劉琮言,便喝令堂下左右護衛把李珪推出斬之。
之後蔡瑁、張允等文武遂立劉琮為主。作為回報,也是無奈之舉,劉琮令蔡氏宗族,分領荊州之兵;命治中鄧義、從事劉先守江陵;其與蔡夫人前赴襄陽
駐紮,以防劉琦、劉備。
將劉表之柩送葬襄陽城東漢陽之原,竟不訃告劉琦與玄德。
而在江陵驛館困住了一月有餘的劉憲也被送往了襄陽,還住在原先的那座劉氏府邸。
雖然三年前,劉氏一門就全部移往了皖城,可襄陽城中的那座舊府還依舊儲存著,留有十幾個僕人長年料理。
往年劉憲折回襄陽,都是在這裡落腳!
回到自家的老宅,這讓已經有些煩躁的劉憲再次安定了下來。
這裡可不是避無可避的江陵驛館,劉氏一門在這一畝三分地上經營了數年之多,便是外面有再多的兵將,想困住劉憲卻也難如登天!
比如說……
八十四章 白眉馬良
“季常,外面局勢如何?”回到襄陽,心中安然的劉憲更加的不甩蔡瑁、張允,依舊是高掛免見牌,拒見一切外客。WWw!
但與在江陵時不同,已經完成目標的蔡氏一族卻是急著要同劉憲修復關係。不是為劉憲的才學,而是為他們自家的利益。
現在的荊州,與其說是劉琮當政,還不如說是蔡氏當權。
大權在握的他們是絕不允許自己的利益受到損傷的,所以他們在安撫長沙劉磐、黃忠部的同時,也在尋找同劉憲修復關係的機會。
早在劉表時期,荊州的兩處大敵,一就是北邊的曹操,二則是南面的孫策。
地處中原的曹操主攻方向是河北,幾次南征都是針對的南陽張繡,最終官渡之戰前,荊州失去了南陽這塊屏障,還好緊跟著劉備自己送上了門來。
而南面,戰事相對的就多了很多,幾番大戰荊州方面都是損兵折將,唯一出彩的便是淮南的劉憲。
他與江夏黃祖,長沙劉磐,三郡三軍三點,支撐起荊州最完善、最穩固的一道防線。
現在荊州更主,長沙劉磐暫且是安撫了下來,可江夏劉琦就徹底沒戲了,若是再失去戰力最強的淮南,荊州的危局指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