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部分(第1/4 頁)
長弓府富可敵國,銀錢就算是十個陳府加起來都趕不上。即便伏流國與太安城相距甚遠,這筆生意也不是小錢。
張易連忙謝過,表示自己是為了躲避道一書院那位聖女,他可不想上山去當苦儒。
長弓老爺子回信極快,在信中調侃張易道:“你想必是看上誰家******了吧?你可千萬莫要後悔,道一書院的天下行走,比起許多國家的國君地位還要尊崇,而且有了這層身份,還可以多娶幾個媳婦。”
張易扶額無語,知曉老爺子這是開玩笑,便沒有再回。
徐若風一如往日不著調:“小子,聽說你寫出傳世水調歌,嗯,不愧是白馬書院的弟子。回想起當初我跟長弓兩人,在東晉秋水上,以水調歌和破陣子分別進獻天子,成千上萬的美人兒都聚集在大河兩岸,當真風頭無二。扯得太遠了,我聽說你將那兩座石像收走了,赤龍血硯我就不多加贅述,你自行摸索。但那尊青狐石雕,你一定要注意,試著用青蓮衣將它收入其中。”
張易看完信後便是一愣,他原本就知道那座青狐石雕極為神異,只是沒想到徐若風還要再度提醒自己一番,看來自己還是不夠慎重。
他細想一下,這座石雕引發了冷月心和青公子兩位天地玄門星君的戰鬥,就連那位璇璣閣閣主羅候都那般感興趣,怎麼會是尋常物件。張易沒有擔心,既然徐若風讓他用青蓮衣收取青狐石雕,那肯定已然智珠在握,不會讓他受傷。
張易回信感謝徐若風,順便向王大賢問好。只不過徐若風不知又在忙些什麼,過了許久都沒有回覆。
……
張易看完最後一封信件,臉色瞬間大變,立即收拾行囊步出房門,跟張林等人交代了幾句後,便騎上一匹神駿白馬,往南方而去。
**************
浮雲天宮坐落於無盡大海之上,鮮少有人知曉具體位置。大多數週人認為其位於一線天外數千裡處,這種說法並非無的放矢。
浮雲天宮鎮守海域,每年斬殺的水妖比起大周朝廷還要多數倍。而每逢水妖和人族大戰,一線天一側水妖聚集最多。
大周頂尖的讀書人卻有資格知曉些許內幕,聽到這般話語總是微微搖頭。
浮雲天宮,宮如其名。
天宮漂浮在雲層之上,在無盡大海外圍不停流動,監視整個海疆。
三萬年前的驚世大戰,水妖折損大半,但始終都沒有放棄掠殺人族。千年前,長弓大儒與水族大賢級別的水妖兩敗俱傷,方才使海疆恢復了些許平靜。
正因如此,浮雲天宮在大周人族的心中,越發比道一書院顯得低了一等。
七大宗門皆是聖人遺留。聖人已歿,幾大宗門自然都認為老子天下第一。
大周人族大部分都是讀書人,只有少部分才學習農聖騰雲布雨之術,從這方面看來,道一書院地位高於浮雲天宮情有可原。
但若不是水妖近千年來沒有大規模進犯人族,兩者地位決不至於相差如此之大。以至於許多幼童只知道一書院,不知浮雲天宮。
浮雲天宮不可能不急,若大周人族都以道一書院為尊。此消彼長之下,天資卓絕的人族都讓道一書院收了去,浮雲天宮恐怕過不了千年就會斷了傳承。
故而千年以來,秋伊水這等浮雲天宮聖女屢次深入大周,為的便是宣揚浮雲天宮和農聖遺留究竟有多麼強大。
幾代聖女的確功不可沒,在大周至今還流傳著許多他們的故事。
但秋伊水自從回到大周之後,為了償還長弓大儒的恩情,一直心繫張易。後來更是因為伏流國夾在道一書院和大周朝廷的博弈間,一直待在南都,已逾半年。這樣的成績,足以讓浮雲天宮諸位大能震怒,更讓許多同輩弟子心生怨念,一時間議論紛紛。
浮雲天宮跟道一書院不同,每代只有一位聖女。另外一點不同的是,即便不用大賢開口,天宮元老亦可聯名廢除聖女之位。
前些日子,這群元老們便以不作為,申請廢除秋伊水聖女之位。
好在秋伊水的師尊是浮雲天宮地位最高的幾位大賢之一,愣是將這件事情壓了下來。
這位心疼徒兒的大賢也不能壞了天宮的規矩,她命元老院排除幾位年輕天才弟子前往南都,監察秋伊水。若秋伊水當真不思進取,便親自廢除秋伊水的聖女之位。
……
張易從文印信件中看到的最後一封信件便是說的這件事。
書寫信件之人,名為李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