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部分(第2/4 頁)
:“我們在此叨擾許久,不會有些不妥吧?”
“哪有什麼不妥,姑姑她老人家不會在意這些。”秋伊水盈盈一笑,看到張易手中的龍符,好奇道,“這東西有什麼秘密嗎,我看你研究大半天了。”
張易微微搖頭,將龍符攤開放置於石桌上,道:“佛家修行種類繁多,有因果、信仰、宏願等等,其中大多講究信仰之力,他們自身稱其為香火成道。信徒越多,佛家弟子的修為越強悍,所以有無數佛家弟子在外遊歷,赤腳苦修,就是為了獲得他人的信仰。”
“而這卷龍符,其中的天龍氣息被我盡數吸收,只殘留濃厚的佛家氣息,但跟古籍中的記載不同,這其中並非完全的香火之力。這恐怕便是古龍寺老僧不能吸收其中力量,反而用來鎮壓傲觀海的原因。”
秋伊水對佛家修行一竅不通,揣測道:“除了大秦,佛家弟子如若在大楚或大周,恐怕聚集信仰,十分困難。說不定那老僧修行的便是因果道和宏願道,故而吸收不了其中的信仰之力。”
“這倒算一種可能。但據我試探了一番,這其中的佛家氣息不止一種,恐怕這才是關鍵。”張易點點頭,大楚皇朝和大周皇朝不尊佛道,佛家弟子在大秦皇朝最容易修行的信仰之力,反而有些行不通。
張易之前從未接觸過佛家弟子,就算在聖院之中,也從未有佛家弟子前來拜會夫子和師兄們。但孟師兄對佛家弟子嗤之以鼻,甚至覺得他們毫無出息,大多依靠的不是自身力量。
夫子則微微一笑,對孟師兄的話不置可否,反而為諸位弟子講解佛家主要的三種修行之法。
其一信仰修行,佛家弟子或出世降魔,或普度世人,不論是受其恩惠還是口口相傳,只要令眾人信仰其力量,就可以聚集信仰之力。
若有億萬信徒,當可立地成佛。在聖院大興之時,佛家弟子在此類修行上,幾乎難有建樹。
信仰之力能夠加快修行速度,以及增加自身力量,但那終究不是自己的力量,一旦信仰大量缺失就會導致力量大幅下降。
其二為宏願修行,夫子沒有多說,只是講述了佛家聖人釋迦牟尼成聖之道。
佛家修行並非釋迦牟尼開啟,在此之前,還有許多佛家大能帶領人族抗擊妖蠻。
釋迦牟尼是一個部落酋長之子,他在一位佛家大能面前發下四十八條宏願,其中一願是,若有眾生臨終十念誠心稱念我的名號,想生我國而不能生者,我不成佛。
四十八條宏願一一達成,釋迦牟尼在菩提樹下,拈花成道,為六聖之一。
宏願修行普渡眾人,得來的力量只靠自身,而不靠凡人信仰,在夫子看來,比起讀書修行,還要困難許多。
至於因果修行,講究前世以及來世。諸位師兄好奇詢問,夫子卻搖搖頭,不再贅述。
……
這張龍符中的佛家氣息至少有兩種,主持老僧得自哪裡無從可知。但老僧有巔峰進士的戰力,卻絕非信仰之力鑄就。
“佛家修行頗為詭異,還是不要深究的好。”秋伊水有些擔憂,勸解張易道。
張易點了點頭,他不懂佛家修行法門,若是被其中的氣息侵染身體,恐怕會出現問題。將龍符收入心房之中,他掏出一件東西,遞與秋伊水。
“若水珠!你從哪裡得來的?”秋伊水看到這件東西,頗有些震驚。
張易輕笑道:“武明空是天地玄門這一任勾陳星君,而這件東西,則得自於上一任勾陳星君。我上次不是同你講過他的故事嗎?”
秋伊水微微點頭,那位勾陳星君的故事著實悲慘悽婉。
“這顆若水珠對農家弟子來說,稱得上一件至寶,他叛出天地玄門之時,將其盜出。我拿著它無甚用處,正巧送給你了。”張易把玩手中的若水珠,珠子不到拳頭大小,晶瑩透露,其中有白色雲氣不停流動。
農家弟子傳承自農聖,主張地澤萬物水澤蒼生,行騰雲布雨之事,在百家修行者中最為百姓稱道。同樣,他們與龍族的關係,比讀書人還要好上一籌。
“若水珠能夠迅速吸收天地間的靈氣,將其轉換為雲氣,對我來說的確有用。況且這等寶物可遇不可求,就連天宮都極為少見,我便不客氣了。”秋伊水輕輕點頭,張易不曾跟她客氣,她同樣如此。
她將若水珠收好,突然想起一件事情,輕聲道:“再過幾日就是重陽文會,到時候你跟我一起前去王宮吧?”
張易一愣,臉上的神色有些許慌張,道:“去王宮?”
秋伊水見張易一臉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