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部分(第2/4 頁)
之下,信手偶得妙手鎮國這種事,就算是大儒都很難做到。
張易此番作詩,只要能詩成達府,諸位讀書人都會齊聲喝彩。
諸位讀書人齊聲叫好。
張易微微蹙眉,這位叫徐懷玉的藍衣舉人來意不善吶。面色恭敬,行為謙遜,但能夠如此輕易調動大家的情緒,讓自己不得不作詩,真是好手段。
“這……好吧,在下勉強一試,容我思索片刻。”張易向諸位讀書人行禮,坐在原地,閉目沉思。
片刻之後,張易提筆作詩,十息詩成。
陳望秋聽聞張易是傳說中那位張鎮國,早就傾心不已,張易每寫一句,他便朗誦出來。
“菱透浮萍綠錦池,夏鶯千囀弄薔薇。盡日無人看微雨,鴛鴦相對浴紅衣。好,怎麼一個好字了得!”
陳望秋擊節而嘆!
第三十一章教學堂
陳望秋一聲輕喝,著實壞了許多讀書人的興致。他們還在細細評味這首詩中的韻味,就被這一聲打斷。
“不好意思……”陳望秋顯然發現了自己的錯誤,連忙向在場諸位道歉。
“翠菱掩露青萍綠透一池錦水,夏鶯歌喉婉轉嬉弄薔薇花枝。整日無人來觀賞這細雨景色,只有鴛鴦相對洗浴紅色羽衣。當真是一首風景優美,絕妙的好詩。”陸紅衣身為此間主人,點評詩作這種事自是當仁不讓。
陳初見輕輕點頭,笑盈盈道:“一座幽靜無人的園林,在濛濛絲雨的籠罩下,有露出水面的菱葉、鋪滿池中的浮萍,有穿葉弄花的鳴鶯、花枝離披的薔薇,還有雙雙相對的浴水鴛鴦。這些東西組合在一起,原本十分喧鬧的景象,竟然顯得如此幽靜空曠。”
“沒錯,這首詩在色彩的點染上,交錯使用了明筆與暗筆,尤其可貴。“綠錦池”、“浴紅衣”,明點綠、紅兩色。出水的菱葉和水面的浮萍都是翠綠色,夏鶯的羽毛是嫩黃色,而初夏開放的薔薇花也多半是黃色。”
陳望秋已然回過神來,他出身不凡,更是白馬書院核心弟子,看到這首詩裡精巧的色彩描寫:“就整個畫面的配色來看,第一句在池面重疊覆蓋上菱葉和浮萍,好似織成了一片綠錦。第二句則為這片綠錦繡上了黃鳥、黃花。不過,這樣的色彩配合也許素淨有餘而明豔不足,因此,詩的末句特以鴛鴦的紅衣為畫面增添光澤,從而使畫面更為醒目。”
諸位讀書人連連稱讚,這些細節的描繪十分精巧,如果不經他人點撥,一時半會還真的看不出來。想到這裡,眾人將目光投向張易,更是佩服不已。
“張公子,不知你為這首詩起名了麼?”白裙姑娘陳初見好奇的望向張易。
“就叫《綠錦池絕句》吧。”張易話語間有些傷感。
陳初見“哦”了一聲,綠錦池這個名字可真不錯。她盈盈一笑,低身坐下,問題得到答覆,心中已是十分滿足。
風重樓靜默不語,喬居正輕嘆一聲,張林更是暗自垂淚。
張府老家主當年極其喜愛荷花,命人在花園裡專門開闢了池子,種上了滿池荷花。每到初夏,張府後花園這座池子就好似一片綠錦。綠錦池在張易這首詩中,可不僅僅是幾位讀書人點評的那般簡單。
那片池子的名字便叫做綠錦池。
“此詩至少鳴州之才,不愧是張鎮國。”一名藍衣舉人鼓掌叫好,這首絕句寫的極為精妙。
“的確有鳴州之才,張鎮國小小年紀,在詩道上竟然有如此造詣。要是再多創作幾首鎮國詩,恐怕張鎮國只要晉升舉人,就能一舉達到舉人巔峰。”
“……真是妖孽!”
“這位兄臺說的極是!張鎮國不但是天降童生,更是天降秀才,若是能夠在府試之時再度得到文運洗禮,成為天降舉人,恐怕會一息之間達到舉人巔峰。“
“只待張鎮國成為進士,詩俊非他莫屬!”
幾位藍衣舉人連聲感嘆,驚詫於張易的天賦異稟。
詩酒劍射琴棋書畫,是讀書人成為皇朝學士前所能修行的八種方向。修行方向,即是道。特別是進士文位的讀書人,在八道上修行最強大的,被成為進士八俊,天下聞名。
張易年僅十六歲,表現出來的詩詞天賦,已經讓無數人驚歎。
然而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張易站起身來,跟所有人打了聲招呼,離開天涼食府,領著張林下樓而去。
方才提筆書寫這首《綠錦池絕句》之時,張易腦海裡浮現出豪門張府當時的景象,聯想到現在家破人亡的慘象,頓時悲從心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