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部分(第2/4 頁)
又在博浪沙,見到天池真人、管中邪等絕世高人的身手,當時只覺自己武功和這幫高人相較有天壤之別。此番又見蒙面人竟能以指風點穴,不由一時灰心,悠然長嘆一聲:“世上高人何其多也!”
鬼谷懸策拍了拍韓淮楚肩膀,說道:“徒兒,你休要灰心,羨慕別人。其實你的先天真炁,乃是我道家的無上神功,如能勤加修煉,完克大成,將出世上一切武功之右。”韓淮楚好奇地問道:“什麼時候徒弟的武功才能大成?”
鬼谷懸策笑問:“你修習的先天真炁,到了什麼境界?”韓淮楚答道:“徒兒已至第五重。”鬼谷懸策“喔”了一聲:“已經不錯了!照如此進度,大約十年便可大成,已比別人快了三倍。”
他頓了一頓,說道:“你可知剛才那蒙面人,實大有來頭?”韓淮楚道:“徒兒不知,師傅請講。”鬼谷懸策壓低聲音,緩緩道:“剛才那劫法場的蒙面人,乃是儒門中的絕頂高手。”
第三章 土德之徵
韓淮楚惑問道:“儒門中也有絕世高手?他們不都是一幫文弱書生麼?”鬼谷懸策搖了搖頭道:“非也。”
韓淮楚從兩千年後跨越時空而來,他印象中的儒家,均是滿口忠孝仁義,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他實在不知這儒門中,也有絕頂的武林高手。
鬼谷懸策道:“你可知儒家的祖師孔仲尼,便與墨家祖師墨翟一般,乃是一位文武雙修的全才?”韓淮楚又聽得大跌眼鏡,“那後世稱為聖人的孔子,竟然還會武功!”
(筆者按:後世只對孔子的治國安邦之策大加推崇,卻往往忽略了他的武略。
在戰火紛爭的戰國時代,孔子能奔走於諸侯各國之間,傳播他的儒家思想,試想若沒有武功伴身,豈不早給匪徒收拾了。
孔子倡導的“六藝”當中的御射,便是騎馬射箭。他的治國安邦之策中,也包括了“威以服四夷”這樣的武力平天下的思想。
孔子的父親乃是萬人敵,能力拔千鈞。孔子的武功高強,在《史記》中明文有載。在夾谷會盟,孔子便提劍殺了企圖對魯國國君動手的歹人,其弟子冉有、樊遲、子路等師從孔子,均學得了一身驚人的武功。冉有和樊遲便曾領魯國之師,大敗強齊。只是孔子本人對窮兵黷武,動輒興兵討伐之事深惡痛絕,這就給了後人留下了他能文不能武的印象,硬生生將一位文武全才,傳塑成一個弱不禁風的書生。
自從孔丘創立儒門,他的武功便代代相傳。只是儒門中人為人低調,崇尚文治,不以武功彰顯世人罷了。)
韓淮楚聽到師傅鬼谷懸策略訴儒門也有武功高手之事,便問:“師傅何以看出那蒙面人就是來自儒門?”
鬼谷懸策道:“那蒙面人剛才用的指風點穴的功夫,正是當年孫仲尼用浩然真炁創出的‘浩然一指’,這門武功孫仲尼只教過兩人,那便是其弟子冉有和子路。儒門中能學此武功的不多,剛才那人必定是其門中的頂級高手。”
韓淮楚不由問道:“那‘浩然一指’和咱門中的先天真炁相比,哪個更為厲害?”鬼谷懸策捋捋鬍鬚,笑答道:“當然是咱門中的先天真炁厲害。如你功力練到深處,他那‘浩然一指’的指風根本就近不了你身。”韓淮楚又問:“師傅可與儒門中人交過手?”鬼谷懸策呵呵一笑,不置一語。
這邊師徒倆談著話,那邊那幫大秦軍士卻傻了眼。只因公孫假和曹參二人被點了穴道不能動彈,眾人不知所措。於是便有人趕到縣衙,報告縣令。
過了數盞茶的工夫,一身材高大,長鬢濃眉的獄吏,走了過來。那圍觀之人紛紛道:“蕭先生來了。”一起閃身讓出一條道來。
韓淮楚一見那人,喜道:“師傅,這可不是咱們道場的蕭管家麼?”
自從鬼谷一別,他已有數月未見蕭何,卻不知他已回到家鄉,做了獄吏。
蕭何走到刑臺前,便見到了僵立不能動彈的公孫假,便問:“發生了何事?”那公孫假面有慚色,將蒙面人劫走人犯之事講出。
蕭何臉現怒色道:“公孫假,你這監斬官是怎麼當的?竟被人劫走了人犯,該當何罪?”那公孫假忙央求道:“還望蕭先生看在同僚的份上,替兄弟遮掩一下。”蕭何搖搖頭,嘆口氣道:“這秦廷的天下也太亂了。”遂問:“公孫假,你想蕭某如何替你遮掩?”公孫假道:“只需蕭先生將那斬訖的公文暫緩上報咸陽一月,容我明察暗訪,定將那蒙面人和人犯擒拿歸案。”
蕭何捻了捻長鬢,點頭道:“看在同僚的份上,一個月蕭某還做得了主,若久了就不成了。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