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部分(第3/4 頁)
務,不知何人能夠擔當?韓淮楚與季布也想不出來,索性不去想。
季布又問:“那劉邦若真是向北而逃,這北面便是秦嘉的勢力,他會逃往何處?”韓淮楚說道:“取地圖來。”季布隨身便帶有軍事地圖,於是攤開放在桌上。
韓淮楚略觀那圖,手指一處:“沛公劉邦,必去了此處。”
季布一看那圖,笑出聲來:“我怎沒想到這個地方。原來劉邦會去鉅野澤投奔鯊魚幫彭幫主。”
自從陳勝在大澤鄉揭竿起義後,那老革命游擊隊長彭越自然是不甘寂寞,糾集了一幫水盜,在鉅野澤割據一方。那秦軍也多次派兵圍剿,想清除這幫反賊。但彼處四周皆是水泊,而且河道縱橫,地形盤根錯節。彭越對鉅野澤的地形是瞭如指掌,秦軍一來,他們便退入水泊,來個敵進我退。秦軍一走,他們就從水泊出來,方圓數百里又成了他們的天下。秦軍幾番圍剿塗費軍馬錢糧,卻無尺寸之功,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聽任他們縱橫了。
秦嘉得了東海郡立了楚王景駒之後,也遣使勸說彭越來投。誰知彭越對秦嘉根本對不上眼,不吃他這一套。那使者吃了憋,回去稟告秦嘉,秦嘉也無可奈何。
秦嘉與彭越同是義軍,打的都是反秦的旗號。那彭越不來找秦嘉的麻煩,秦嘉也不敢深入鉅野澤自尋晦氣,故而大家一直相安無事。
劉邦向北而逃,能夠去的只有鉅野澤。卻不知彭越見了窮途末路的劉邦,會不會收容。
二人閒聊一陣,季布便即離開,各自睡去。
※※※
次日清晨,忽有范家僮僕來,請韓淮楚去大廳。
韓淮楚到了廳上,只見項追,季布,呂臣,盧生,還有一干將領俱在。
卻見范增手捧一隻風箏,正端坐在太師椅上。一見韓淮楚進來,起身道:“韓少俠來得正好,這風箏是你創出的麼?”
韓淮楚看了看那風箏,選材乃是用竹篾與薄絹,製作精美遠非自己在河堤做出的風箏那般粗陋。不禁問道:“這風箏先生從何處得來?”
范增道:“今日清晨,有谷中農戶從樹梢拾得這風箏,卻是不識此物,拿來給老夫看,說是隨著山風從天而降。老夫問起你項家軍眾位英雄,方知此物名叫風箏,乃是韓少俠創出。”
季布搶言道:“這是我兄弟季心遣人放出的,那風箏上還捎了一封信。”
看來這信是從密林外放出,越過密林飄到了谷中。只是不知還放飛了多少隻,才有一隻飄飛到此。
韓淮楚急問:“季將軍在信上寫的什麼?”季布道:“我兄弟說沛公劉邦已經突圍,正向鉅野澤而去。他們在路上遇到了項莊,項佗兩兄弟收攏的殘兵,與他們合作一路,同劉邦也去鉅野澤投彭越去了。”
項莊,項佗二位項氏家族後起之秀,隨了項追一起來救援劉邦,乃是步兵統領。按輩分來說,他倆要喊項追一聲姨,而年齡與項追相仿。
項追歡喜道:“原來我軍步卒沒有滅絕,這兩兄弟收攏的殘兵有五千之多。加上那些四處逃散的,看來死的人沒有我想象的多。”
季布道:“待武信君領軍殺到,豎起我項家軍大旗,那四散的弟兄一定會重新聚集在大旗之下,到時還會更多。”
項追舉起小手,高喊一聲:“重豎我項家軍大旗,報仇!”一干將領齊聲吶喊:“報仇!報仇!”
聽得有這麼多弟兄無恙,眾人無不精神大振。
韓淮楚待眾人喊聲平息,問道:“那信上可說,沛公是如何突圍的?”季布道:“未等接到我兄弟放出的風箏,沛公軍師陸賈已決定突圍。乘著楚軍追擊吾等,他分出一路人馬,由材官紀信率領從南面殺出。那紀信打著沛公旗號,自己扮作沛公模樣,引得楚軍大隊人馬追剿。而沛公帶領城中主力從北門殺出,闖過了楚軍大營,就此突出重圍。”
“陸師兄果然不愧是我縱橫家弟子,竟與我想到了一處。”韓淮楚心中暗贊。
忽然心中閃過一念,“紀信,這名字好熟,好像在哪聽說過。”
貌似在哪本書中看過,那紀信因為生得與劉邦相似,故有一次被劉邦挑選做了他的替身,扮成了劉邦逛騙那項羽。劉邦因而行斷尾求生之計,脫出了項羽的包圍。
想不到這一次也是那紀信做了劉邦的替身,那南逃的軍馬由他統領。只是不知他現在何處,是否為楚軍所擒。若是落入楚軍手中,會不會被斬首示眾。
“想來不會如此吧。紀信若是被斬了頭,下一次劉邦若是要想斷尾求生,哪裡去尋一位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