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部分(第3/4 頁)
,已不到五千。周文老淚縱橫,悸天痛苦,泣道:“我率三十餘萬大軍,兵臨咸陽,手幾乎可觸昏君之頭。一時之疏,敗若如此,有何面目回見大王?”即欲拔劍自刎,被眾將勸阻。
周文傷痛之餘,一面收納敗軍,一面寫戰表回稟陳王。
凶信傳來,陳城朝野俱驚。陳勝方曉韓信預見之準,後悔當初不能下定決心,阻止周文布那“八門金鎖陣”。
陳勝召集重臣,商議對策。上柱國蔡暢雲:“今日方知韓信有經天緯地之才,對戰局早有預知。請我王速招韓信,領軍出征,可挽回敗局。”
陳勝這才憶起那韓信尚賦閒在驛館,久未封綬,急忙派使者去傳。使者回報:“韓信已與一位道人離去,不知去向。”
蔡暢痛惜道:“可惜我王失了韓信這般帥才。再想找一個像他這般的人物,放眼宇內,難矣!”
陳勝還想捲土重來,重新奪回函谷關。蔡暢阻道:“秦軍新勝,士氣如虹。又有王離率部參戰,此軍非同其他,俱是精銳。我王身邊無似韓信這般帥才,又兵員分散各地,還想西進談何容易?那秦軍不來攻我,已是萬幸。大王應調整戰略,召回各地軍馬,加強守禦。”
陳勝聞言怒道:“寡人海內之地,三得其二。周文雖敗,寡人尚有數十萬大軍。蔡愛卿何故漲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寡人定要報喪師之仇,攻入咸陽,滅掉暴秦,方不墜當初揭竿之志。”遂不聽蔡暢忠告,急傳召平南將軍鄧宗。
那鄧宗原是前將軍葛嬰帳下大將。因葛嬰私立楚王襄疆,奉陳勝密詔,出其不意斬殺了葛嬰,奪了軍權。他又殺死襄疆,將二人頭顱進獻給陳勝。陳勝大喜,便綬鄧宗平南將軍之職。
鄧宗接旨,飛馬入朝。陳勝道:“右將軍周文剛愎自用,不聽寡人之言,新近大敗,喪師辱國,已無力再戰。寡人知將軍智勇過人,足當重任,欲遣將軍率九江之部,速速西征。趁秦軍實力未復,一舉剿滅,為我張楚死去的將士雪恥。”
鄧宗沉吟一陣,回奏道:“微臣才能不及右將軍。右將軍尚且不敵,微臣再去也是枉然。何況秦軍方勝,勢頭正旺。又有前車之鑑,一路關隘必嚴防以待。若勉強與之交戰,實無成算。依微臣只見,不如養兵蓄銳,徐徐圖之。”
陳勝復仇心切,聞言不喜。
鄧宗告退後,有中正朱房進言,說鄧宗擁兵在外,有意背主自立。今不聽大王軍令,反骨已露。應早除去,以絕後患。陳勝納其言,派兵緝捕鄧宗於驛館,逼其自縊。鄧宗臨死前嘆道:“周市勸我遠離大王,悔不聽其所言。”
便有人將此言告知陳勝。陳勝心中又憂慮起徵東將軍周市。
那周市敗於齊王田儋,還軍魏地,陳勝便不喜周市。前日有意讓韓信接續周市,攻打齊國,被韓信婉言拒絕。後想派他人前往,一時之間無合適人選,又恐將周市逼反,故一時未有動手。
今聽周市竟有如此言論,陳勝那顆善忌之心,又深深不安。
於是他又下旨一封,欲傳周市入都,故伎重演,剷除這個懷有貳心,手握重兵的周市。
第三章 彌天大謊
韓淮楚聞聽周文戰敗訊息,不由難過。他雖然心知這是歷史的必然,但他曾與義軍並肩作戰,陳勝也十分看重自己,自己用計破了滎陽,陳勝還曾厚賜金錢綿鍛,待自己也算不薄,只是未有機會重用自己罷了。
他唏噓一番,便來計劃工程。
韓淮楚找來工匠,略一計算,讓他咂舌不迭。
原來若要按他心中所想,為師傅建一座行宮,盡復鬼穀道場舊貌,少說也要兩千金。
那陳勝賜給的百金,韓淮楚因覺得沉重,便散給了沿途難民。此時想起,不由後悔,“若拿此作為師父建觀之資,豈不是好?”
那工匠見韓淮楚窘樣,說道:“小哥,你這計劃,只有王公巨賈方能辦到。我看你也不像是有錢的樣子,怎會有如此念頭?”
韓淮楚道:“建觀修道場乃是行善,看來只有廣募善緣了。”工匠嘆道:“若是太平之年,你這麼一大筆錢財也很難募到。如今百姓流離失所,自顧不暇,哪有餘錢來行這善事?”韓淮楚聞之默然。
工匠問道:“你可識得什麼達官貴人,請其相助?”
“達官貴人?小生且去打聽打聽,看看以前結識的朋友,有沒有做了大官的。”韓淮楚聞言眼中一亮。
他這一打聽,還真給他探聽到一人。此人便是師兄周叔。
在鬼穀道場學藝之時,那周叔中等身材,訥訥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