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部分(第3/4 頁)
忙也要抽出時間用來練兵。如今破齊一戰,雖說子房軍師定下偽和之計讓齊軍疏於防備,但齊軍有二十餘萬人數是我軍兩倍,又在本土作戰佔據地利人和。我軍深入敵境要想勝敵,只有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擊破,切不能讓敵方各處軍馬會合一處。行軍速度不快如何能辦到這點?本帥麾下將士,現今已有七成能達到魏武卒的要求,半日之內能急行軍一百里呢。”
曹參汗顏道:“大將軍說的是。末將到了鉅鹿,這就去練兵。”
韓淮楚說道:“你部渡河而來太過扎眼恐為齊國探子知曉,不如藉口防備楚軍北上屯兵修武。待本帥打響對齊一戰,你便迅速東來與我軍會合。在此期間,切記不忘練兵。”
曹參一拍胸膛,響亮地回答:“大將軍斷請放心。半個月內不練出一萬個飛毛腿,末將提頭來見。”
韓淮楚呵呵一笑:“半個月太短,恐怕到時寧秦侯這人頭不保。就給你兩個月,兩個月後,務要全軍八成以上日行兩百里,可能辦到?”
曹參腰桿一挺,高聲稱喏。
第四十章 背信棄義
曹參領三萬軍馬奔赴那修武軍營,韓淮楚領眾將回返鉅鹿城。
剛剛坐穩,就見軍師蒯通怒氣衝衝而來,對韓淮楚說道:“韓師弟任人怎如此不謹慎?”
韓淮楚詫問道:“師兄說的是那樁事情?”蒯通道:“前日裡那欒說來投軍,師兄我擔心他是齊國奸細,故派斥候查他老底。這一查居然查出他乃是聖劍門門人。我軍正要同齊軍交戰,怎能讓一個聖劍門人混入軍中?”
韓淮楚微微一笑:“這個師弟早已清楚,知道那欒說自小在稷下學劍,後來傾慕他師妹美色,求愛不成居然將他師妹姦殺,被聖劍門下了全國通緝令無處容身,這便逃到我漢國。那廝已被聖劍門逐出門牆,絕不會是齊軍奸細。”
蒯通訝然道:“師弟你原來早就知道他的底細。師兄我也是剛剛派人去查,為何你比我先知道?”
韓淮楚解釋道:“那廝在我府中待了一年,教我府上管家練武,我怎能放心得下。早就派人去齊國秘密打探也。”
蒯通又道:“雖說那廝不是齊國奸細,像這般作奸犯科之徒也不能輕用。”
韓淮楚點頭道:“師兄說得在理。只是當今亂世任人惟才,那廝一身武功不弱不用也是可惜。本帥正有一件要事要他來辦。”
蒯通問道:“那廝能辦什麼要事?”韓淮楚笑道:“就讓他來查師兄所說的齊國奸細。”
※※※
卻說這一日漢軍各營接到通知,因銀根緊缺,為防止有謊報冒領現象,軍餉不再撥給各部上司,而是專人去各營按人頭髮放。
這專人就是那新來的裨將欒說。
那欒說久在齊地識人甚多,此番不過是奉韓淮楚之命,借發放餉銀的機會檢視軍中有沒有熟悉的面孔。就這樣逐營走過一輪,半個月後,不露聲色間給他查出十幾個可疑人物,均是土生土長的齊國人。
想齊漢互為敵國,那齊國也在招兵買馬,齊人要吃行伍飯怎會投到漢軍這裡來?就算不是奸細,也要當奸細看待了。
於是便有人秘密盯那些可疑人的梢。這一盯果然就盯出了結果。那傅寬營中一個新兵隔三岔五都會藉故溜到營外在一株老槐樹下“散步”,而他散步之後樹樁之下就會留下一幀黃帛。過不多時就會有一人鬼鬼祟祟摸到那老槐樹下取走那黃帛,綁在一隻信鴿腿上送走。
韓淮楚知道之後,只叫繼續盯梢默不聲張。
※※※
就在這時,有齊國使者前來,帶來了酈食其的一封書信。大意是齊王已降,請大將軍撤了邊境布成的大軍。
原來那酈食其去了臨淄,憑一張三寸不爛之舌說那齊王田廣,雲齊楚三世之仇,大王豈能與楚為盟而仇漢,忘了先君之死乎?項王遷殺義帝,併吞諸侯之地,已是天下公敵,對你齊國早就虎視眈眈,只是無暇東顧,這才假意與大王言和。待到楚漢勝負一決就要揮師東進,滅亡你齊國。大王想獨善其身恐不可得也。與其如此,不如降漢攻滅暴楚,瓜分他西楚江山。
那田廣之父田榮死在項羽之手,殺父之仇田廣怎會忘懷。酈食其之言句句在理,當場就打動了田廣的心,動了降漢之心。
但降不降漢,還要那總管軍政的叔父田橫說了算。田廣便拿眼色看著田橫。
老成的田橫說道:“我家大王非懼怕你漢軍犯境,然我齊國素為禮儀之邦。若據城一戰,免不了生靈塗炭,百姓蒙難。況我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