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部分(第3/4 頁)
她已是修道之人,自知天命難違。天命已定,要漢王劉邦做天子,要她南越國滅亡,就算把這人兒殺死,如何能挽回?
想師傅當初令自己以美色誘惑眼前這小冤家,處心積慮只是為了阻撓漢室之興。卻惹得仙界出手將師傅擒拿。要殺這韓信,以師傅的神通早就可以下手,為何師傅卻不出手?只因這人兒是奉天命輔佐那劉邦開創新朝,萬萬是殺不得的。
難道就眼睜睜看著父母家邦淪陷在漢軍鐵蹄之下,看著那趙氏青史除名?
趙青那揚在空中的纖手一陣顫抖,似有如山之重劈不下來。
只聽韓淮楚娓娓說道:“朝代興亡對於悠悠歷史長河來說,也只是浪花一朵。公主已是仙途中人,當求索仙道了斷紅塵是非,何苦陷溺在你南越國的興亡問題上而自尋煩惱呢?”
趙青心中劇震。兩行晶瑩的清淚從她那晶瑩的眸子裡滾落下來,纖手終於頹然落下。
“罷了罷了!我南越國是存是亡,就由它去吧。從此貧道就潛心修煉,再不問人間烽火與是是非非。”
剝掉女煞星這層外衣,呈現在韓淮楚面前的道門玉女是那般悽苦,那般寂寞伶仃。韓淮楚想起與她那一段只開花不結果的情緣,不由深深嘆息一聲。
趙青那幽怨的目光再次向韓淮楚投來,似水柔情自然流落,似有千言萬語,卻噎住不說。
“貧道去也。這顆珠子就留給大王做登基的賀儀。”只聽那玉女幽幽一嘆,羅袖一揚。
趙青音猶在耳,只覺眼前清風一起,帳簾一振,眨眼之間玉女便消失得無影無蹤。
滿室依然幽香,沁人心脾,蕩氣迴腸,韓淮楚還沉浸在趙青那幽怨的眼神之中。
猛一抬目,他忽然發現,案上多出了一個東東。
那是一顆璀璨的明珠,珠盈徑寸,通體純白,毫光四溢,照得一室透亮。
無論古今夜明珠都是稀罕之物。一顆夜明珠直徑大有一寸,那是何等的名貴?
到底有多名貴,韓淮楚說不上來。只是隱隱覺得,這是一份極大的禮。
他自個不識這夜明珠,想到張良出身高貴見多識廣,於是用袖攏了那珠子,來見張良。
※※※
張良俏目緊緊盯著韓淮楚手中那熠熠發光的夜明珠,語氣有點發顫:“信郎,你何處得來的這珠子?”
“這是有人送為兄登基的賀禮。良妹可識得它的來歷?”韓淮楚說道。
張良很奇怪地望了韓淮楚一眼,詫問:“究竟是什麼人,居然會送信郎這樣一件稀世珍寶?”
“自己何德何能,哪堪趙青送一件稀世珍寶!”韓淮楚聽著張良這般形容這珠子,嚇了一跳。
“這到底是什麼寶貝?”韓淮楚心中砰砰亂跳。
“和氏璧,隨侯珠,乃東周兩大瑰寶。信郎手中,便是那與和氏璧齊名的隨侯珠也。莫非信郎未曾聽過?”
也怪韓淮楚孤陋寡聞,他這個穿人只聽說過和氏璧,壓根就不知世上還有一件與和氏璧齊名的隨侯珠。很謙虛地問道:“什麼是隨侯珠?”
張良侃侃說道:“昔日隨侯出行至斷蛇丘,見大蛇被打成兩斷,看其蛇有些靈異,便命隨行者用藥救治,蛇立即能活動。一年之後隨侯乘船之時,突遇風浪,一大蛇於水中銜大珠獻上。那大珠夜有光明,如月之照,可以燭室,故命名為隨侯珠。莊周書雲‘以隨侯之珠,彈千仞之雀,世必笑之。是何也?則其所用者重,而所要者輕也。’指隨侯珠之名貴也。珠聯璧合,出處便在那和氏璧與這隨侯珠。”
韓淮楚聽得明白,終於知道手中東東的分量。
史書記載,秦王欲以十五座城池換趙國的和氏璧,雖然有欺詐的想法。這隨侯珠既與和氏璧齊名,換他幾座城池想必能夠做到。
價值連城的寶貝,那玉女居然會憑空送給自己。最難消受美人恩,韓淮楚不由更加汗顏,更覺自己深負趙青一腔深情。
他不禁想到,若是將這隨侯珠拿去賣掉,造一座齊王宮,搞一場登基大典簡直就是小case。甚至令韓淮楚犯愁的軍隊建設,資金也有了著落。
“良妹,齊國方立國庫空虛,為兄想將這寶貝出手,就不知世上可有買得起這珠子的人?”韓淮楚向張良商量道。
“千萬不要!”張良板起面孔立馬制止。
看著韓淮楚疑惑的表情,張良解釋道:“當年楚武王伐隨,便是欲得此寶珠。隨國之亡,只因此珠耳。後來秦滅六國,和氏璧與隨侯珠皆為秦始皇所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