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部分(第1/4 頁)
碩劑沽耍�⒏櫚氖奔潿甲鬩勻盟�塹裟源��
“去前面看看,昌故城畢竟是野州首府,總有商隊前去的。”
微微眯眼,殷長歌上了官道,踩著腳下用石板壘成的結實道路,他眺望遠方。大概是下了雨的緣故,官道微微霧濛濛的也看不真切,但他還是扭頭朝著身後的騎士們道:“現在眾位就和我一起先走著吧。”
PS:感謝“迷‰戀”親打賞的100起點幣~感謝“無讀書不看書”親打賞的100起點幣~
第103章。即臨野州
大殷北之野州,多是平原緩坡,雖有高川大山,卻也是在平原之地突兀而起,反而是多了幾分壯闊。其境內數條大河相伴,被歷代生於此長於此的人類所利用,沿岸通引水渠,開墾了一畝畝良田,也建造了無數縣城村落,讓無數百姓在此繁衍生息。
整個野州也因為境內兩條大河,而分為兩個道,為靠近北邊草原荒漠戈壁的外原道,和靠近龍州良田千畝的內原道。並根據兩個道之間的距離,以及負責的細節不同,也有著各自的劃分。
以最邊上的外原道來說,因為要防禦北方諸國的諸多部落,也是多有精銳邊軍駐紮在要塞中屯田,嚴防死守來保護整個大殷朝的北方安寧。
雖然說現在大殷朝可以說是虎視四方,周遭一圈沒有一個不服的,但北方那群遊牧部落,仍舊是稱得上心腹之患。
生長在戈壁荒漠中的諸多部落人,幾乎從小就會騎馬拉弓射箭,隨便一個部落幾乎九成九的男人,被召集之後就是優秀的騎兵。拿著自家的弓箭和馬刀,經歷兩三場戰鬥搏殺,那就已經是堪稱優秀的兵卒了。
而北之野州的首府昌故城,就建立在內原道的原野上,周圍全是一片片開墾的良田肥地,好一番生機勃勃的繁榮景象。
但是就在最外圍靠近北方草原荒漠的外原道上,正聳立著一座號稱讓千萬北狄蠻人血流成河的要塞——鹹春府!
大殷朝歷代都有王爺進駐鹹春府,手中精兵依靠那高達厚實的城牆,還有其中無數的存糧,亦是統領外原道諸多衛城的百萬兵權,讓一眾渴望南下五州中原的北方遊牧部落,碰得頭破血流。
而當今皇上殷世尊的皇弟,也正是奉皇命進駐鹹春府當中,那高大的城牆遮掩的不過是外城,而鹹春府真正的要塞,可是那更高更堅固,也是更為致命的王府!要知道鹹春府的府字,也是由那城牆邊伏屍百萬的王府而來!
誰都忘不了,當初大殷朝太祖皇帝立國,四方諸國蠢蠢欲動,北方那群蠻人部落竟然集齊百萬兵,想要南下打秋風。
而太祖皇帝就在此地一座邊塞小城,大敗其百萬人馬,殺的人頭滾滾血流成河,隨春風拂過帶著微微鹹意,便從此稱之為鹹春,後來經過嚴格建設,成了如今的模樣,更是成了北邊那些諸多部落心中,一道無法跨越的山嶽。
鹹春府,乃是殺戮之所,而非治世之城。
………………
………………
“好一番大漠景色。”
殷長歌騎在駿馬上,身後的十幾個騎士也依舊忠心耿耿的護衛旁側,看著遠處那片片戈壁蔓延,黃沙石礫遍佈,也是面色肅然。
比起內原道的繁榮景象,翻過山後的外原道近乎變了個地方,不過殷長歌看著那僅有少許綠意的荒涼景色,反而是想起了這外原道最負盛名,也是大人小孩都經常傳頌的一句歌謠:
“鹹春府,鹹春府,春去秋來又一春,悽苦鹹春府。”
搖了搖脖頸,殷長歌看著面前壯闊的荒漠,也是在馬上微微伸展了一下軀體,對於這個外原道也有了幾分考究。
看似廣袤的平原近乎戈壁,而且正朝著荒漠的趨勢發展,雖然速度很慢,但如果水土調節不好,恐怕下去四五百年也就差不多了,不過想想這外原道就是北方諸多部落南下的必經之路,真成了大漠,倒也說不上是件好事。
一行人繼續沿著崎嶇的道路向前,這大漠戈壁的景色乍一看還是不錯,雖說宏偉壯闊,一副天威模樣,但看多了也是這麼回事。
自從進入了北之野州,殷長歌一行人只從首府昌故城中稍作補充,順便寫了一封密信給中京城的父皇殷世尊送去,便繼續帶著騎士們朝著外原道前進,經過了近十日的奔襲,一路上除了遇到了幾個不長眼的毛賊,也順利的到達了外原道的邊緣,就是殷長歌現在所在的區域。
一路奔波,騎士們早已經面帶疲憊之色,還是肉身境的他們雖然也是體格堅韌,但是長時間的騎馬,也是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