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部分(第4/4 頁)
有整體戰場的統籌。架設情報網路,計算敵人兵力排布,後勤安排。行進路線;我方應該怎麼應對。針對每一種情況應該如何應對,每一個人具體到位地安排好要做什麼、什麼時候做、做多久……把整個戰場變成一臺機器!一臺嚴密計算,每一個零件、每一個角落都能發揮出最大功用的機器!”
他滔滔不絕地講述著自己的思路,這是他總結了現代戰爭經驗與這個世界的機關知識的結論。
某些經驗。在現代幾乎已經是常識。在常鳴看來。戰爭本來就應該這麼打。他很奇怪,天穹大陸三年打一次的機關戰爭,居然還打得這麼落後!
要知道。在以往的機關戰爭裡,最核心的要素始終都是機關大師。
身為機關大師,他們的優勢在哪裡?把小型機關玩出花樣?不,絕不是。他們的優勢就在於,他們能夠製作更強大、威力更大的機關!
更強、更大、更厲害,是所有機關大師的終極目標,只有在這方面等級增強了,他們才能晉級!
所以,這無形之中也變成了整個機關戰爭的思路。
戰術有個屁用,戰略才是最重要的!
如果我們的戰爭巨獸足夠強大,能夠一擊摧毀對方的戰爭巨獸,乃至防禦基地,我們就能取得機關戰爭的勝利!
從某個角度來說,一力降十會,這樣的說法絕對沒錯。
但是,天穹大陸的機關技術發展了這麼多年,三個州、三個勢力之間的機關技術有著徹底的、革命性的差別嗎?
絕對沒有!
所以,雖然效能上還是有差別,但這種差別,絕對不是決定性的。
東梧州連敗三十年,這三十年,也是分裂的三十年。他們總是無法取得最完整最優勢的材料、發揮出最強大的技術力量。
譬如李原飛,誰都知道他很厲害,明明只是一箇中級機關師,就能製作出地級的機關。這能力,不說一個地創師,機關大宗師絕對是跑不了的。
但一方面他跟機關神殿之間有著若有若無的敵意,另一方面,也因為他是個白林區人,他始終無法真正加入到機關戰爭的製作核心裡來。
正是因為一直有著這樣天然的理由,不管是皇森區,甚至是白林區的人自己,也會把戰爭失敗的原因歸結於這之上。
哼,就是因為他們,我們才沒辦法全力應對機關戰爭!
哼,看吧,沒了我們,他們就是拿不到戰爭的勝利!
這樣的想法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