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3/4 頁)
這時候,一根碎金絲才算真正地完成。
硝黃顆粒不溶於水,放一會兒就會沉積到水底,所以硝黃水需要不停地攪拌,讓水和硝黃顆粒充分混合。處理完畢的碎金絲柔韌無比,不管怎麼彎折也不會斷開。編織而成絲面利刃難進,水火不侵,常常用來做機關的外殼。
全面瞭解了碎金絲的製作過程之後,常鳴感嘆,果然不管什麼飯都不是那麼好吃的。這麼複雜的處理過程,最後一根碎金絲居然只能賣上十八個銅子……這樣一想,他就覺得,自己的這五十銀幣,來得實在太簡單了。要知道,一銀幣等於一千銅子,五十銀幣,就相當於兩千七百多根成品碎金絲!
碎金絲製作雖然複雜,但大部分都是水磨活兒。它真正的難點是第一步——從竹杆上片下竹絲。
連家收取的碎金絲每根的長度都要在一米以上。一米內的竹絲是廢品,他們不收的。而且這一米長的竹絲還要求粗細均勻、薄如紙片,對手藝要求非常高。村裡每家每戶都做碎金絲,但是能夠成功片出合格的好竹絲的,不過十個人。
常鳴走到老平家門口,村長說,老平正是村裡能片竹絲的十個人之一,也是手藝最好的一個。
老平正在幹活,他穩穩地坐在天井裡,旁邊堆著一大堆竹杆。
他非常專注,常鳴進來,連頭也不抬。常鳴也不打擾他,安靜地站在一邊旁觀。
老平一手抓起一根竹杆,另一手捏著一個窄小的刀片,對準竹杆的頭部。他的右手不動,左手抖了兩下,一根長長的竹絲就被片了出來。
果然粗細均勻,其薄如紙,正是一根完美的好竹絲。
老平手不停,直到把這根竹杆完全片完——那時候,竹杆的表面已經完全消失,只剩裡面青白的竹肉——才抬起頭來,沉默地用目光打了個招呼。
常鳴沒有注意他的動作,他拿著一根竹絲,目光專注,一臉的若有所思。他的腦海裡反覆回播著老平剛才的動作,刀片是怎麼捏的、切進竹杆的角度是什麼樣的,片出去的時候手勢如何、左手抖動的頻率與時機……
這一切都纖毫畢現地出現在他的腦海裡,每一個細節都沒有漏掉。
小時候爺爺就教他,所謂的練習,不是重複錯誤,而是在仔細觀察之後,有目的地進行。
錯誤重複一百遍也是錯誤,只有走正確的路,才能達到成功的彼岸。
他仔細地看完了老平對一根竹杆的全部處理過程,這一根竹杆,他總共片出了四十三根竹絲,有時候會出現一些小的瑕疵,導致竹絲的粗細出現一些差錯。不過這八十三根竹絲沒有一根失敗的,總共大概用了半小時時間,顯示出了極其高超的技巧。
一根竹杆片完,老平的額角上冒出了細密的汗珠,顯然對體力也有一定的要求。
整個過程在常鳴的腦海裡回放了十遍之後,他抬起頭來,剛想對老平說話,一個大叔走了進來,叫道:“老平,有成品沒有?哈,果然有,我來收了!”
老平沉默地站起來轉身,把一個狹長的竹簍遞給他。竹簍裡放滿了剛剛片出來的竹絲。
大叔點了點數,說:“一共三百根整,每根十個銅子,還是用銀幣結算?”
老平點了點頭,接過他手上的銀幣。
常鳴問過之後才知道,村裡只有十個人能片竹絲,平均不到每戶一個。碎金絲的製作過程裡,只有片竹絲需要技巧,其餘的全部水磨活兒。所以,村裡安排了這十個人專門片絲,每根絲十個銅子。
常鳴愣了愣,問道:“這樣說來,那麼繁瑣的處理過程,只能掙八銅子一根?”
大叔笑了起來:“誰讓咱們沒有這份手藝呢?會得多,幹得多,掙得多,多正常!”
常鳴若有所思地問:“如果我也能片竹絲的話,也能交活嗎?”
老平看他一眼,大叔笑得更加大聲了:“當然,鳴小哥,你要能片出合格的竹絲,我們也能用十銅子一根的價格來收!不過這活不是那麼好做的,看你那細皮嫩肉的手,小心別被竹絲劃傷了!你別看老平做得簡單,他在村裡可是片絲的一把手,其他的成功率都沒這麼高!”
他雖然說得爽快,但顯然不信常鳴能做到。
老平一直沒吭聲,大叔結算完離開了,他看了常鳴一眼,言簡意賅:“要試嗎?”
常鳴馬上點頭:“要!”
老平把小刀和竹杆都遞給他,常鳴深吸一口氣,坐了下來。
他並沒有馬上動手,而是輕輕撫摸著竹杆,感受著那細密的質地。接著,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