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部分(第3/4 頁)
“哈哈······”董卓的笑聲不斷從大廳之外傳入大廳之內,董卓疑惑道:“不想李儒賢婿也在!不知元嘆與儒找本相何事也?”
李儒大喜說道:“儒先在此,先賀主公虎牢關一戰大勝。wWW、再賀主公得顧雍此等大才也。”
董卓疑惑的看向顧雍,笑道:“能得李儒如此稱讚,不愧是蔡邕、蔡大家的徒弟,果然不同凡響!想必元嘆定然是大才也,”
“元嘆不敢當。”顧雍謙虛的說道。
“主公,元嘆於內政一項遠勝於儒。儒對其亦是佩服之至。”李儒繼續說道,“其向儒想出了許多的內政之上的良謀,並指出了許多的不足,不過儒對此,卻沒有什麼辦法······”
董卓驚奇的看向顧雍,說道:“不知元嘆有何疑難之事焉?”
“主公,元嘆有三件大事請主公決斷!”
“哦,本相不在洛陽短短的數日之間,元嘆竟然想到了三件事情!元嘆儘管說之無妨。”
“第一,主公常年的困擾的事情——治下的官員!而今主公已是統籌三州的霸主,攜戰勝敵軍之不世虎威,定然有大量的人才前來投kao主公。到時主公定然有大量的人才,只是元嘆有兩個擔心,若是有士族之人前來投kao主公,不知主公收不收容?若是有士族的暗探潛入主公官場,竊取主公機密,主公又如何處理?”
董卓思慮片刻,覺得此事很是難以決斷:不要士族之人?可是大量的人才都是士族子弟!若是有人才來投kao,就懷疑他們是士族的暗探,又有何人來投kao於你?
董卓思索了片刻,沉聲道:“士族子弟,有才之人本相固然要收,但是有一個前提,他必須是品學兼優的學士方可。若是作jian犯科,收受賄賂之徒,本相絕不輕饒!若有人才投kao於本相,本相自然是歡喜無限。但是本相是不會輕易給其兵權的,就算他們是士族的暗探,又能在本相處,探到什麼絕密情報呢?”
李儒讚道:“主公英明!”喜悅之情言之於表。顧雍暗暗的點頭,果然是絕世的梟雄,短短的時間內就想出了這麼一條妙計!
顧雍繼續說道:“第二,主公將司隸之士族盡數遷出,使得洛陽的造成極大的混亂。多有百姓家中缺鐵缺鹽,卻不知從何處可買,藥材亦是奇缺。洛陽各處大的店鋪都已經關門,再無當年;洛陽的繁華景象。”
董卓想了想,確實如顧雍所說,雖然百姓都分到了自己田地,但是洛陽卻並沒有當年的繁華。董卓急問道:“這是為何也?”
李儒解釋道:“主公有所不知,司隸之中的買賣,有九成半是由士族中人掌控的。而今士族之人已經盡數被主公趕出了司隸,司隸之地的商業自然也就有了斷痕。雖然百姓皆已經有田可種,也不至於出什麼大亂。但是長此以往,卻對主公極為不利也。而且不止司隸一地,連雍州之地亦是如此,儒雖千方百計的從中謀劃,但依舊是杯水車薪,不足以調節好其中的關係。”
董卓大驚失色:這不就是“金融風暴”嗎!董卓急道:“本相對此事亦不甚瞭解,不知元嘆對此有何辦法也?”
“主公,此時若有一方豪強願意相助主公,憑藉其多年的經商經驗,與其廣大的人脈,定能為主公鋪平此間的重重困阻,只是······”顧雍之意再明顯不過,你雖獨霸三州實力強大,卻大殺四方士族,此時又有何士族願意相助焉?
但是董卓聽了卻是大喜,喝道:“傳令冀州甄家,令其派大量的經商之人,帶好許多財物,到司隸來經商,本相必然不會虧待!”
“是,主公。儒馬上就書寫主公的將令!”
董卓對疑惑的顧雍笑道:“本相與冀州甄家早已有約,其原意依附於本相。憑藉虎牢關一戰,本相相信甄家知道該做什麼樣的抉擇。”
顧雍嘆道:天意都要幫董卓,看來我投kao董卓果然是明智之舉!
“主公,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主公治下的刑法。”
董卓凝思道:“元嘆可詳細說之。”
“是,主公。主公現今治下之地,涼州,擁有百姓九十餘萬人;雍州,有兩百萬餘百姓,而司隸更是擁有四百萬餘百姓。主公已經是稱霸一方,掌握治下七百萬民眾的不世霸主。但是仍是沿襲著大漢的制度,不知主公對大漢的刑法可有何想法?”
儒家思想這玩意可以極大地鞏固統治階級地統治地位。孔孟學徒將天下萬民劃分為三六九等,並在此基礎上制訂出“三綱五常”等嚴格地人倫禮義,這讓歷朝歷代的君王都能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