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部分(第1/4 頁)
一聽李碩要傳劍,所有弟子都瘋狂了,紛紛拉開距離,取出長劍,目光灼灼地盯著李碩。
“青雲,記住,太極拳可傳遍天下,而這太極劍我只回饋給神器宗,在宗門內傳承。”李碩剛剛說完,吳青雲還沒來的及應諾,忽然一個跨虎頑童憑空出現,李碩一愣,趕忙行禮,“二師父,您老人家怎麼來了?”
江孩兒老祖躍躍欲試,“哈哈,我當然是來學太極劍的。你別管我,快傳。”
李碩苦笑,“那,二師父,我開始了。”
江孩兒老祖擺了擺手,示意他抓緊開始,右手一晃,一把竹劍現於手中,隨即跳下虎背。
李碩右掌空握,輕靈地捏起青奴神劍,猿臂輕舒,以最緩慢的動作運起了太極劍。而場中弟子驚訝地發現,就連江孩兒老祖、李碩的幾位愛妻都趕忙隨著李碩學劍,猛地一驚,急忙凝神觀看李碩運劍。
只聽李碩說道:“太極者,無極而生,天地之初也,萬化之基也,力量之始也。太極劍,以太極之意運劍,重意不重力,重神又重形。頭部需虛領頂勁,肩部要沉肩附肘,胸部宜含胸拔背,腰部要是松腰沒胯,臀部則應收臀開膝,膝部必須自然開活。共分四十二式,這是起手式……”
第303章 衣錦還鄉
李碩一遍又一遍地運轉太極劍,劍意圓融幾近大道之意。從早至晚,竟連綿不斷地運劍數百遍。
此時,玉虛峰上已不僅僅是太極堂的弟子,整個神器宗得到訊息的弟子們全來了。到後來,一群長老、堂主也峰擁而來。大家的想法一樣,都不約而同地選好位置,跟著李碩運劍。
寬闊的玉虛峰頂,數萬人同時運劍,一時蔚為大觀,竟讓人精神恍惚,懷疑來到了劍宗。
金烏西墜,玉兔東昇,李碩才豁然而醒,緩緩收劍,一派宗師之意,只覺自己元嬰後期的瓶頸又有所鬆動,距離巔峰之境僅有一線之隔。
“二師父,不好意思,一時得意而忘形,竟是一天過去了。”李碩趕忙向江孩兒老祖賠禮。
“呵呵,李碩,不錯,這太極劍隨不如太極拳是修仙根基大法,但從大法延伸,道義圓融,自成一派天地,卻也是難得,宗門從此又多一絕學啊。”江孩兒老祖竟是罕見地鄭重。
語無落掌門等也紛紛向前,表達著自己的謝意,李碩則連忙誠懇地邀請各位老祖去太白峰喝酒。於是乎,一群大能修士又是痛飲到將近子時。
送走各位老祖,李碩告訴諸位愛妻自己要閉關一段時間,就獨自進入太白峰一處洞府,開始尋找白天時那種突破的感覺。
深入定中,直入天地本心,世界只剩各色的光影,意識成為了“旁觀者”。
李碩睜開破妄之眼,仔細地觀察天地本來面目。此時,世界就好像在李碩的眼中層層放大,最後竟只剩下層層的光影和線條。
突然,李碩感覺一陣頭暈目旋,在定中這是極為少有的現象,至少李碩從未遇到。李碩睜開雙眸,陷入思索。剛才的光斑是什麼?為什麼仔細觀察這光斑竟會導致自己神力不濟?
難道,這就是傳說中的法則神鏈?
想到這裡,李碩心中陡然一陣狂喜,這說明自己已經無限接近了元嬰巔峰。但是接近並不等於已是,所以他現在的修為不足以支援他感悟法則,哪怕是最粗淺的法則。事實上,剛才他在定中所見,也根本沒有神鏈的樣子,只是無序的光紋罷了。
雖然離著元嬰巔峰只有一線之隔,但要靠緩慢的修行積累,也許需要一年,也許需要十年,是不是藉助丹藥呢?
李碩自從修行以來,很少服用丹藥,這也是他法力沉穩厚重的原因。但是,要讓他等十年,這太久了,想到這裡,他拿出了前不久岳父送給他的一顆摘星丹。
此丹呈乳黃色,由裡及表星辰閃爍,彷彿那裡是無盡深邃的星空。這又是一枚八階的寶丹,作為大陸唯一丹聖,這是步天涯又一得意之作,自從化神之後,步天涯煉製八階丹藥的成功率已是大增。
抬手把這枚價值連城的丹藥納入口中,李碩只覺一股強大的氣息自口中的承漿穴驟然向著上下兩方擴散而去,竟是一丹兩用,不愧是八階聖丹。
向上一路的丹氣直衝泥丸,化作無數星屑兒,裹起李碩的神識猛得向外拓展,就如同水母般地,一漲一縮,每一個迴圈,神識海便擴大一分。
另一路丹氣直下紫府,如一掛天河,被李碩的元嬰張口鯨吞。五行元嬰在丹氣的補益之下,蕩起一圈圈光暈,神華流轉間,彷彿更加凝實和圓潤了,在體形上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