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部分(第4/4 頁)
類。
林北老家並不種植糜子,但是她在去旅遊的時候見過,貧瘠的土地上,一片一片都是糜子,當地人說這種作物耐旱,耐貧瘠,而且生長週期短,易耕種,對生態環境要求極低。
五穀當中的黍,也是糜子的別稱,雖然後世經過長期馴化,分化出軟糜子和硬糜子,不過這時候的糜子和野草沒有啥分別,也根本不分什麼軟硬,當然,林北也不在意這些,不管軟還是硬,只要能當做主食吃就好了。
她四下看了好幾圈兒,這個地方的糜子還不少,只是植株比較矮,而且穗比較短。從穗上摳出一個沒有脫落的果實,比現代林北看到的黃米乾癟一些。
這都沒關係,只要想辦法把這些作物種植下去,常除草,再施施肥,就不信不能把這些作物弄好。
找到了糜子,林北並沒有罷休,她低著頭又邊走邊找起來。
直找的眼睛都花了,終於又有了新發現。
是麥子,小麥!
林北老家那裡是種小麥的,不過是春小麥,一年一季,而且林北多年不生活在老家,並不知道小麥種植需要的條件,就無從知曉這裡的小麥是冬小麥還是春小麥了。
不過林北想得開,找到糜子已經是意外之喜,再找到小麥,那可就是喜上加喜了,不著急不著急。
先觀察一年,等它成熟了再看,只要按照它現在的生長習性來種植就好。
發現糜子和小麥林北已經興奮的不行,再加上今年就可以種植的大豆,她都能想象出日後一望無際的田野上滿是部落開墾的土地,遍植作物的美好景象了。
眼見太陽偏西,林北找到矯鷹幾人,他們一無所獲,並沒有發現新的隕鐵。
“咱們現在快走,天黑前興許能走到部落”,林北對矯鷹說道。
她現在心情好,想要早點兒回到部落,讓薄骨想辦法把隕鐵運回部落,早早的製造出鐵質農具和炊具來。
不過,林北到底高估了自己的體力,饒是一直沒有休息,天黑前他們也並沒有走回部落,只能在山腳下歇宿。
又耽擱了一晚,第二天他們到達部落的時候,部落的人已經各司其職,忙碌起來。
遠遠的,林北就看到幾個人在部落前稍遠一些的空地上鬆土,林北猜測應該是薄骨帶著人在按照她說的準備耕種的土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