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部分(第4/4 頁)
因此由國相作為託孤重臣。
國相在輔政的過程中權勢越來越大,令大汗王感到恐懼,所以才扶植自己的表兄無銘成為國師,並逐步擴大無銘的權勢。
無銘的家族歷代擔任王庭國師,卻在老汗王執政期間因為有謀反嫌疑而遭到老汗王攻打,被滅門,但王后卻安然無恙,而且王后之子仍然成功繼位。無銘當時年紀幼小,僥倖脫出,和忠僕厲鈞一起在草原上流浪,因為擅長祭天拜神和解決各種糾紛,積累了一定的人脈和聲望。
大汗王將無銘找了回來,加以重用,以此抗衡國相,未曾想到國相年紀老邁,竟然突地去世了。
無銘權力過大,已經形成尾大不掉之勢。大汗王不得不又將老國相的兒子穆尼任命為新任國相。
然而老汗王之所以託孤給國相,重要原因就是國相年紀老邁,兒子卻幼小。當老國相死去的時候,穆尼還不到二十歲,無論是聲望還是人脈,都不足以與無銘相抗衡。
金帳王庭內的拓跋家族則是大魏王族一支,因為爭奪帝位失敗而逃到草原上。當時金帳王庭還強盛,右帳王庭沒有被淨土宗奪取,左帳王庭也還未完全被蘆名教控制,因而當代汗王懷著南下攻滅大魏的想法,將這些拓跋族人加以重用,希望在滅掉大魏之後,從這一支當中選出傀儡皇帝。
數百年下來,拓跋家多代與汗王世族通婚結姻,竟然成為了金帳王庭內部的大族。世代擔任王庭俟利發、吐豆發之職。楊麒捕殺大魏皇族時,也並未對這些叛逃到草原上的拓跋族人下手。
拓跋家雖然對無銘不滿,但與國相家族也是許多代的樑子,因此並不願與穆尼親密合作對付無銘。
吳鋒聽完,心想自己的母親出自拓跋家,算起來自己和拓跋兄弟竟也算有一丁點的沾親帶故。不過自己的身世卻不能隨便說出來。
薛洗顏看向拓跋玉:“請問拓跋兄,與我們結盟,是令兄的意思,還是閣下的意思?”
拓跋玉疑惑:“有什麼區別嗎?”
薛洗顏此時一領青衫,正襟危坐,神情端然:“關係到整個計劃的制定,以及此後的利益分配。”
這話說得很含糊,卻能令人想入非非。
果然拓跋玉眼露異色,隨即道:“這是我的意見。與兄長好一番分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