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部分(第3/4 頁)
』遍天下?”
葉秋這時雖然有些頭腦發脹,但神志還沒『迷』糊。他聽出韓平路是在請自己立繼承人,他斷斷續續地道:“陸游,陸游!我仍然立他為嗣,你們輔……輔佐……”
帳中地將領們一起跪倒,齊聲道:“謹遵大王旨意。陸游就是下一任梁王!”
韓平路卻道:“都元帥,可陸游現下卻在城中啊,雖未身死。但也不能來繼承你的王位啊!”
袁長煜和劉雨辰等將軍都道:“都元帥不必著急立嗣,休息幾日就會好的,那時你再帶領我們攻城掠地,一統天下!”
夜七狼卻跳了起來,叫道:“我大哥還沒死呢,你們就敢商量著後事,是不是想要造反啊?”
將軍們一起不滿地看向他,這怎麼能是造反呢。如果真有造反之心,就不會問了,只需整軍備戰,等都元帥一歸天,立即奪權就是。哪還會問繼承人是誰?
葉秋道:“不要吵了,我明白你們的意思!和南漢議和吧。我要廣西和廣東,還有海南,至於貢品就按先前和張浚談的辦,周宗答應了,我們就退兵!”
蕭無葉道:“我得勝退兵,是因為私心的關係,我怕自己的兒子被殺!這種不顧大局地做法,當受到懲罰,請都元帥治我的罪!”
葉秋勉強提起精神道:“入城之後,巷戰激烈,我們先前又沒做好和百姓的勾通,要想完全佔領,恐怕只有屠城一個方法,你能及時退兵,讓我軍減少傷亡,這種做法很好!城池今天攻不下來,還有明天,不必急在一時。”
將軍們都明白事實不是這樣的,可都元帥既然這樣說了,也只能作罷!
蕭無葉聽葉秋為他開脫罪責,心中感激,磕頭道:“都元帥對我恩重如山,臣願誓死報答,我定會救出陸游,擁他為主!”
第五百一十八章 不穩定因素
其實蕭無葉心裡很有廢掉陸游的想法,他跟隨葉秋打下了這大梁地花花江山,功勞何其之大,當然不會服陸游一個小孩兒!但聽到葉秋對他如此之好,心裡便打消了廢掉幼主的念頭,一心一意地效忠葉秋,希望他早日好起來!
葉秋也知只要他一死,梁國內『亂』必起,其實他剛才聽到韓平路和蕭無葉的對話了,同在一帳之中,怎麼可能聽不到。別看韓平路說得好聽,要擁蕭無葉為王,那是現在,可真要等王位虛空,他不想才怪!韓平路和蕭無葉各有大軍,兩人要是奪起權來,內戰必會把中原搞得大『亂』,而且兩人均無仁慈之心,屠殺敵軍和百姓的時候,眼皮連眨都不眨一眨,要是他們打起來,中原大禍不遠了!
葉秋心想:“我絕不能死,就算要死,也不能死在南漢,要回梁國去死!”他道:“速速議和,完事之後,我們去四川!”
一事未了,一事又起,正當大臨尚未議和結束,武梁傳來訊息,西川國趁驃騎軍盡數南下之機,從黑龍江之北打過來了,跨過緩衝地帶,奪取了上京,而司空也蠢蠢欲動,整兵備武,準備入侵陝西。葉秋一出事,兩國都忍耐不住了,決定趁機擴張領土。
這日大臨城內送來了議和的正式約書,請葉秋簽署,葉秋躺在病榻上聽著熙恩給他讀。和約是這樣說地,葉秋和其他大臣的子嗣,暫時留在南漢,由周宗負責教養,等孩子們長大成人後,就放回梁國,即這份和約是到陸游十八歲前有效。南漢割讓廣西和廣東及海南三地,但不包括廣西到四川中間的土地,驃騎軍地水師必須從南漢領地撤出。南漢賠款一千萬兩白銀,分期償付,到陸游十八歲那年付到最後一批,但額外的歲貢需當免除!最後。周宗表示願意稱臣,但不屬於列藩,其內部官員的委派,更不能由梁國作主,等等。
葉秋嘆了口氣,提筆在和約上畫了個圈兒,就當簽完。讓南漢的使者送回。
驃騎軍對大臨撤圍,退出浙江,大軍移師向西,趕去四川。路上驃騎兵不再乖乖地行軍,他們把沿途的百姓帶上。要求百姓跟軍隊去四川,百姓大多數不願,可這次驃騎軍因為在大臨吃了虧,所以態度變為強硬,百姓不走不行。就算不去四川,也必須得遷到中原梁國去!他們要透過人口流失,給南漢帶來沉重打擊。如能把南漢變成千裡無人煙,那樣才最好!
行軍路上,蕭無葉問葉秋道:“都元帥,現在北方不寧,我是不是要回趟武梁啊,領兵去攻打西川國?”
葉秋想了好半天,才道:“不用你親自回去,讓長煜領兵回防即可。我軍遠比西川軍強大,就算不能攻滅西川國,但把他們趕回黑龍江以北,是絕對不成問題的!至於司空,他們不還沒翻臉呢嗎。只要看到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