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章 透明行政(第1/2 頁)
朝堂上,氛圍有些古怪。
鎮國公眯起眼睛,很快就走了出來。
“陛下不妥!”
趙銘立馬扭頭,“你不是應該告病在家麼?”
這赤裸的詢問,讓鎮國公老臉一黑。
但他還是固執的站在原地,“百姓無知,如很能讓他們參與論政?”
“這不是參與論政,政令下達,目的便是諸位百姓,他們知道為何下達政令,政令的好處與弊端,可能會出現的問題,這些難道不是好事麼?”杜明反問。
鎮國公冷笑一聲,“這與百姓論政有什麼差別?若是他們心生不滿,說不定為有心人所利用,藉機挑動百姓造反,到了那個時候,又要如何處置?”
“只要八成人可以吃飽穿暖,又怎麼可能存在造反?”杜明搖搖頭,“國公爺這就是在妄自猜測!”
兩人爭得那叫一個不可開交。
此時的趙銘卻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
其他人十分驚訝,趙銘這是怎麼回事?
此刻趙銘擺擺手,讓眾人安靜下來。
他對著群臣笑道:
“朕想起一個故事,起因是有人說,他見過的人裡面,越是窮,越是農人,越是喜歡討論國家大事,這讓他感覺這些人很丟臉,很差勁。”
“這個時候有人給出了答案,是因為當國家遇見危難,有錢有勢的人,隨時可以避開,甚至可以去其他的國家,用錢過上好日子,但是窮人和農人,走不了,也不願意走。”
“國家是他們的國家,他們討論國家大事,是因為他們跑不掉。”
“朕想到這個,難免就覺得有些好笑。”
這個是真事。
只不過是趙銘在網上看到的段子,說越是窮人,越是喜歡討論國家大事,很low。
網友的答覆很簡單,國家有難,第一批跑的就是有錢人,他們隨時可以跑,有退路,關心的是自己的一畝三分地,當然沒有心思放在國家大事上啊?
反倒是那些窮人,他們跑不掉,也不願意跑,正是因為擔憂,所以就會在
趙銘此時看著鎮國公和杜明。
而一聽趙銘說起這話,所有的臣子被嚇到跪在了地上。
此時的趙銘揮揮手。
“不過是一個小故事罷了,你們在緊張什麼?”
“只不過話糙理不糙,這天下,是趙家的天下,很多人都可以跑,趙家卻是跑不掉的。”
“朕其實不在乎農人會不會造反,如果天下人有三成的農人反對朕做這個皇帝,朕只怕就做不穩這個皇位了,但如果有三成農人起來造反,那大江估計都要完蛋。”
“朕以為,有些事,農人知道得多一些,比不知道好,因為他們和朕,是一根繩上的螞蚱。”
“而朕認為,這些事,並不僅僅是一些政令,還有朝中諸位的所作所為。”
“為官者上青樓,那麼百姓就會認為,官員都進了青樓,他們進去也沒什麼事情。”
“有些人覺得這樣不好,想要找個地方告狀,但官員進青樓頂多是道德有虧,也不算違背律法,告官都沒用。”
“朕覺得這樣不好,朕覺得應該有一個地方,讓百姓可以宣洩一下這些情緒,告告狀,其實也沒什麼的,提提意見,那麼官員自己都覺得,有些事可為,有些事不可為。”
“大家以為呢?”
趙銘笑眯眯的看向群臣。
<center></center>
直到這一刻,所有人才明白,所為的農無賦,是一步連環棋。
一個官員直接跪在地上,給趙銘磕頭。
“陛下,臣有罪,但臣是有原因的!”
“朝中若論起誰最多次去青樓,非臣莫屬。”
“但臣自妻子去世之後,一直不願意續絃,總歸也是男人,多少還是有些貪戀女色的。”
“再加上近日工作繁忙,臣每每覺得疲憊不堪,這才……總而言之,望陛下贖罪!”
這個傢伙直接自爆!
但是他的確是情有可原。
比起什麼養外室之內的,他的確還算是乾淨的。
更何況,在大江,青樓還是一個正兒八經的納稅的職業。
趙銘笑著搖搖頭,“朕舉個例子,你不必如此緊張。”
這官員卻一臉嚴肅,“臣以為,陛下說得很對,如此一來,臣的確給百姓帶來了不好的影響。”
趙銘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