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部分(第1/4 頁)
不多時,宋炳南打頭,陳言兮隨後,組織部的李副部長壓陣,三個領導邁著沉穩的步伐走了進來。來了兩個市委常委出席,足見市委對這次集訓的重視程度。
所有學員都霍然起身熱烈地鼓掌,直到宋炳南三人走上主席臺坐下,掌聲才漸漸平息了下來。
李副部長主持開班儀式,他套路xìng地又介紹了一番出席今天開班儀式的兩位市委常委領導,自然又引來一番掌聲。隨後是宋炳南代表市委和市委組織部作重要講話,提了三大要求。
彭遠征坐在那裡有些走神,因為這種官場套話實在是沒有任何營養,但他側首卻發現,身旁的李雪燕正做側耳凝聽狀,時而伏案認真做筆記。
……
……
市委組織部要求所有學員都吃住在黨校之內,任何人不許隨便外出,施行封閉式管理。
而集訓班的課程也安排的相當緊湊,早上要出cāo,上午兩節課,一節是經濟管理方面的大課,由邀請來的江北大學教授授課,一節是黨史和時事政治教育。下午也兩節課,一節是市場經濟與社會管理,一節是社交禮儀教育。
而晚上也不能閒著,安排了分組討論,對白天的學習進行梳理總結。
整個集訓,市委組織部幹部科的人全天候追蹤管理,每天、每堂課都要嚴格考勤。
集訓的rì子緊張但卻平淡無奇,對於彭遠征來說,時間過得飛快。
集訓班的最後一堂大課是江北大學教授馬明陽授課,他授課的主題是《改革與道路:東歐劇變與蘇國的jǐng鍾》。
馬陽明是國內著名的政經學者,他以東歐劇變和蘇國頻臨解體為例,闡述了自己立場鮮明的觀點:太過激進的改革,無論是經濟體制改革還是社會政治體制改革,都將會是一場災難,不僅會引起國家動盪,還會引發社會主義的變質。他甚至言辭激烈地批評蘇國現任領導戈氏的改革是“一塌糊塗”,非常錯誤。
彭遠征靜靜地聆聽著馬陽明的講課,嘴角浮起一絲微笑。他心裡明白,就在今年的最後一個月,也就是大後天——1991年的12月25,戈氏宣佈辭職,蘇國正式全面解體。而在此之前,已經有不少加盟共和國宣佈dú lì。
而正因如此,國內持有馬陽明這樣觀點的人不在少數,對改革開放的目標產生了懷疑和搖擺,媒體上經常會見到類似的討論文章。
馬陽明的講課獲得了滿堂彩,足見他的觀點引起了不少人的共鳴。
“馬教授講的真jīng闢,我也認為我們現行的改革開放政策應該更加穩妥地進行微調,不宜一下子將步子邁得過大過快,蘇國就是沉痛的教訓……彭遠征,你覺得呢?”旁邊的李雪燕興奮地側頭問道。
彭遠征搖了搖頭,“國情不同,兩國其實沒有可比xìng。我們的體制和改革,與蘇國截然不同。我認為,我們應該繼續堅定不移地推進改革開放,大力發展經濟,在發展中解決存在的問題,而不是放緩腳步坐而論道。”
李雪燕皺了皺眉,有些嗤之以鼻地笑笑,“彭遠征,你錯了,現在全國上下吸取蘇國和東歐教訓的呼聲很高,我想zhōng yāng會有所考慮的。”
彭遠征淡然一笑,也不再跟李雪燕爭辯下去。也沒什麼好爭論的,就在下個月,1992年的元旦過後,偉人就會發表南巡講話,重申改革開放的政策不會動搖,而南巡講話又將對整個90年代的經濟改革與社會進步起到關鍵的推動作用,結束了這場無休止的正與反的大討論。
馬陽明上完課,留給所有學員的作業就是因此為題寫一篇論文,而這也是本次集訓的結業考題。
;
083章兩個副科
083章兩個副科
學員們用一天的時間寫結業論文。
絕大多數都是按照馬陽明的觀點進行闡發,表達了些大同小異的東東。唯有彭遠征一人提了相反的看法,顯得很是與眾不同。
他在文章裡明確指出:第一,改革開放必須也必定會進一步深入,不能有任何的動搖;第二,計劃經濟不等於社會主義,資本主義也有計劃;市場經濟不等於資本主義,社會主義也有市場,計劃和市場都是經濟手段;第三,蘇國和東歐劇變對華夏來說是一個重要的機遇,冷戰結束,全球化時代真正來臨,國家應該有所作為、趁勢而上。
……
……
宋炳南的辦公室。
宋炳南向宣傳部長蕭軍笑了笑道,“老蕭,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