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部分(第2/4 頁)
川島家族總是吹噓自己如何的厲害,可是連在我手中三秒鐘都撐不住就倒下了,這不是懦夫,不是廢物是什麼?”面對攝像頭,面對整個日本人,蕭澤一點都不緊張。
第四百零三章 再給一次機會
第四百零三章再給一次機會
即便是知道,使用倭國這兩個字,必然會激怒整個日本,蕭澤也絲毫不介意。
越是讓日本人恨自己,希望有日本高手將自己打敗,為國出氣。自己再將身為日本劍道世家的川島家族狠狠踩在腳下,日本人越是對川島家族怒其不爭,罵聲不斷,也越是能打擊川島家族,逼他們的天啟者現身。
只要能找到川島家族的天啟者聚集地,蕭澤便會立刻對他們下手,來一次徹底的大屠殺,第一次出手是最寶貴的一次,對方沒有防備,效果最佳,第一次之後,再想屠殺就難了。
所以蕭澤的計劃就是,找到川島家族的天啟者,而後來一次大屠殺。屠殺之後自己就要立刻藏身逃命了。到時候什麼劍道館、什麼挑戰者的身份都將直接扔掉。
用一次就扔的東西,蕭澤當然不在乎自己的名聲,更不會在乎劍道館會不會收到學員。
用倭國怎麼了,侮辱日本人全國又怎麼了?誰愛罵誰罵,一個華夏人,讓日本人誰見誰誇,那才是恥辱!
看到蕭澤絲毫不在意,甚至有些傲慢的表情,那記者明顯並不滿意,緊接著追問道。“但是蕭澤先生,使用倭國這種稱謂,難道您不覺得太沒有禮貌了嗎?”
“有嗎?”蕭澤又是微笑,“這還是那位川島嘉文先生告訴我,日本是一個從不忘本的國家,從華夏學習的很多習慣一直沿用至今。我才想起來,這倭國可是日本最初的稱謂啊,你們日本用了好幾百年,所以才使用的,絕對沒有冒犯的意思。”
“不可能,我們怎麼可能會使用這種名字作為國名?”那記者顯然不相信,而且她也是高學歷的人,學過歷史的,歷史上根本沒有這麼一說。
“那是你們日本有些歷史故意不提罷了。我想你應該承認,在封建社會,你們日本對我華夏稱臣,年年朝貢吧,也應該承認二戰的時候,你們對華夏,對亞洲諸多國家侵略的事實吧,可是你們的歷史在美化侵略戰爭,而對封建時期,向華夏朝貢稱臣的事情更是隻字不提。”
那記者頓時無語,這些事情她當然知道。日本說得好聽點,自古就拜華夏為師,說的難聽點,上千年的歷史都是華夏的附屬國,臣子。他們的文字、武道、茶道、古代政治制度全都是學習的華夏,只不過學習過來之後,又做了改變,成了自己的東西,但還是脫不了華夏的影子,這種不算光彩的是,歷史書上當然不會有。至於二戰,才剛過去幾十年,更是人人皆知。
見那記者無語,蕭澤對著那攝像機沉聲道:“鑑於很多日本小朋友,受到被扭曲的歷史書影響,已經不知道真正的日本歷史了,今天我就跟你們普及一點。古代日本蠻夷之地,過著野蠻人的生活,是從華夏學過去的文明,也一直對華夏俯首稱臣。華夏漢代賜給日本倭國,也叫倭奴國。當時的日本欣然接受,甚至倭國的玉璽國印,都是華夏漢代光武帝賜予的,寫的也是倭奴國印四個字。
後來倭國大力吸收華夏的先進技術、文化,從而使其政治、經濟快速發展,國力變強了,倭國國王逐漸對‘倭’的稱號不滿,並自認為處於華夏的東方,是太陽昇起的地方,最早在華夏隋代,請求改國名為‘日’,只可惜華夏隋代一直戰亂,沒時間搭理這事,直到華夏唐代,倭國對華夏朝貢更加恭敬,唐武則天終於准予倭國改名為日本。
所以,川島嘉文先生跟我說日本是一個從不忘本的國家,我才想起來使用倭國代替日本的,絕沒有什麼別的意思。”
川島嘉文自然沒有說那些話,但這事總得要找個替罪羊。更何況蕭澤跟小日本普及了一下歷史常識,也沒什麼錯。
那記者一驚一乍,這段歷史竟是連她都不知道,如果真的是這樣的話,那真是日本不願意去面對的過去。
國家的名字要別人去定,想改都要求人家允許才行。甚至一個“倭”字還不夠,還要加上一個“奴”,這地位未免太卑賤了吧。
但是可以肯定,這個華夏人不管說的是真是假,當著攝像機,當著全日本人的面說出這些話,必然會引起更大的不滿。
“這不可能!”短暫的驚乍之後,那記者連連搖頭。
“不信的話,可以去查閱一些史實資料,雖然上學的教科書不會有這段歷史,但是那詳細的史實資料中,再不濟也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