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第4/4 頁)
胡玉言已經掌握到的情況,也有新的情況,這讓胡玉言感到無比的興奮。
然後張濤又播放了第二段錄音,是黃漢文和劉軒軒在廣場上交談的那一段錄音。
黃漢文在錄音中提到了自己死去的二女兒,那不僅是黃漢文的痛,也是胡玉言的痛,一起普通的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卻到現在還沒有抓到肇事者,胡玉言的心中也一直懷著對死者的虧欠。
黃漢文之前從來沒有在胡玉言面前提起過這件事,而胡玉言很清楚今天張濤把這段音訊錄音放給胡玉言聽,肯定是兩個人事先已經商量過的。黃漢文作為父親,要用怎樣的勇氣來與未破這起案件的刑警隊長共同傾聽這段音訊呢?黃漢文的心中一定在是否把這段錄音給胡玉言聽這個問題上經歷了複雜的思想鬥爭。
而胡玉言也從這段音訊開始對黃漢文的態度有所轉變,為了破案可以拿自己最不願意回憶的事情來給他最討厭的警察聽,黃漢文的這種做法難道不值得尊敬嗎?因為這段音訊,那起交通肇事逃逸案讓黃漢文和胡玉言這兩個男人經歷了兩種不同的痛楚,他們卻好像又因為這種痛楚而瞬間冰釋了前嫌。
“後邊這段,我和老黃研究了很久,要不要給你聽,最後老黃堅持說,這段音訊很重要,應該讓你聽到!”張濤的話很滄桑,但是卻很富有情感。
胡玉言沒有說話,又抽出了一根大衛杜夫,但是他這次沒有點燃,而是放在鼻子邊嗅了嗅。
“說實話,這段音訊是我的意外所得,而我也並不想曝光劉軒軒與王大山的這種關係,但是我思前想後,劉軒軒到頭來還是有嫌疑的,而且是重大嫌疑。作為警察,我覺得我不能把這條線索隱瞞起來。”黃漢文的話簡單而實在。
“對不起,怕是勾起了您痛苦的回憶。您女兒的事,我也會盡快破案的,這點請您相信我!”胡玉言第一次對黃漢文使用了“您”這樣的敬語。
“你不說我還真是難以啟齒呢!小胡,我跟你說句心裡話,雖然我不是刑警出身,但是從我跟劉軒軒的談話中可以感覺到,她應該不是兇手。你在音訊中也聽到了,她長得很像我的女兒,所以我對她有種很奇妙的感情存在。但是作為警察來說,這樣的感情是不能左右我們對於客觀事實的判斷的。而你也聽到劉軒軒說過,有個找王大山的女人很不正常,我想這或許是這個案件的突破口,坦誠地說之前我的判斷屢屢有失誤,�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