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3/4 頁)
翌日破曉,雞啼聲聲,住在外院西廂的小廝陸陸續續起早做活,走動的聲響一時間大了起來。院內靠南牆的位置有口井,正在溫嬌被關的屋子斜對面,許是住在外院裡為唐府做活的下人都從這口井裡取水,故,一清早住在外院的小廝、婆子、丫頭都在排著隊等舀水。
一晚過後,溫嬌餓得前胸貼後背,緩緩來到門前,拍了幾下門。那些人好像耳朵不好用一樣,裝聾作啞,沒一個人瞧過來一眼。
大概昨夜著了涼,渾身不舒服,嘴唇乾裂,喉嚨也啞啞的,溫嬌忍著疼,喊了兩聲,有人一把拉開房門,立在面前,是罰她的許嬤嬤。
許嬤嬤走進堂屋,“咕咚”關上門,抱手臂道:“丫頭,過這一夜,可想清楚了?”
溫嬌退步,卻斷然道:“嬤嬤,我有孃親在病榻,半年前,我爹爹病逝,家中只有我娘倆,若是我不能回家照看她,她一個人怎的過活?求嬤嬤大慈大悲放了我回去罷。”
許嬤嬤瞧著她慘白的小臉,臉色緩和了些,道:“倒是個孝順丫頭。不過,你姑母和唐府的買賣已成,我念在你一片孝心的份上,今兒就答應你,若他日得了機會,有人去溫莊採買,我便吩咐著讓那人替你瞧一瞧你孃親。多了,你就甭想了。”
事情似已沒有迴轉的餘地,溫嬌聲淚俱下,跪下道:“嬤嬤——”
“嬤嬤我已仁至義盡。一大早,休再哭號!再餓你一個上午,看你還有沒有氣力嚎!”許嬤嬤煩心,一揮手,轉身離去,臨走前把屋門牢牢鎖了上。
在門外聽了會兒裡面動靜,心道:真是買個麻煩回來,那溫琴也不怎思量的,倒是等家裡人都乾淨利索了再送來,如今這算哪碼子事兒?
轉念一想,不過個不到五歲的小女娃,任她脊樑骨再硬,能捱到晌午也差不離了,再不行就再餓上一日半日的,不信她不服軟。
許嬤嬤主意已定,把鑰匙別在腰間,走去偏堂。
昨兒進府來的幾個為九少爺做書童的男娃讓老夫人瞧過,老夫人還算滿意,就看九少爺今兒心情如何,想讓哪個陪他讀書、給他差遣了。
偏堂裡,都在低頭吃飯,跟在三少爺身邊小廝已經急匆匆的撂下飯碗。
“慶兒。”許嬤嬤喚了一聲。
唐慶回個身,應道:“嬤嬤,有何吩咐?”
“看你們幾個近日往馬房跑動,如此忙碌。可是三少爺過些天要出城打獵?”
“可不是,嬤嬤,每年遭逢這幾日,都是如斯啊。”
許嬤嬤巡了周遭一圈,領著唐慶出了偏堂,找一處背陰處,小聲問:“過幾日出城,你可聽到些風聲,三少爺是否會帶上三少奶奶?”
唐慶“嘿嘿”嬉皮笑臉地:“嬤嬤,您這不是為難我嘛,這些都是奶奶房內的事,我整日跟在三少爺身邊兒上,哪裡知呀?”
“別跟嬤嬤我貧,你雖在少爺左右服侍,多少也聽聞些,快快說來,日後有好事,嬤嬤我自少不了你。”
唐慶一骨碌轉轉眼睛,向許嬤嬤湊了湊,道:“不曾聽三少爺說會讓奶奶隨行,倒是最近三少爺得了閒暇往宜春閣裡跑得勤。主子的心意,小的不敢揣測,曉得的只這些了。”
許嬤嬤滿意點點頭,偷向唐慶手裡塞了一錢銀子:“且先賞你。再機靈些!”
唐慶眉毛一挑,竊喜道:“曉得了!”
放走了唐慶,許嬤嬤尋思著“宜春閣”這仨字,滿肚子不妥,思量著如何跟老夫人和大奶奶稟報這事兒。
回到偏堂,卻見三兩個小廝捂著肚子撒腿跑過來。
不多時,那幾個待會兒要到書房給九少爺挑揀的男娃也離了座位。
許嬤嬤心下大驚,隨便揪個,問道:“怎的了,怎的了這是!”
男娃一臉糾結,哼哼唧唧的,似要哭了:“嬤嬤,肚子疼,想上茅房……”
“噗——”
剛一說完,一聲怪響,接著,惡臭的味道彌散開來,引得旁邊一陣陣鬨笑。
那男娃嘴一癟,便嚎啕大哭:“嬤嬤,拉褲子裡了,嗚嗚……”
許嬤嬤連忙把人放了,用手在鼻端扇了扇:“走罷,走罷!”
心道:好端端的,怎拉肚子?
剩下的幾個剛剛笑完他人,竟然忽地也臉色大變,轉眼間偏堂的人就跑個差不多。
許嬤嬤在唐府待了幾十年,好歹也見過大世面,想來這事必是事出有因,忙去廚房瞧上一眼。
廚娘聽聞此事,紛紛放下手裡的活兒。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