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部分(第4/4 頁)
各國相互吞併浪潮的產物,而所謂忍者時代的正式確立,也是直接源自於那一場瘋狂的兼併戰爭。
在那場戰爭中,忍者第一次不是以小規模的家族小隊,而是以軍隊的姿態出現,所導致的結果,幾乎是轉眼就終結了各國長年來奉行的,由稍加訓練的民夫而臨時組建的傳統軍隊。
如果要打比方的話,那麼當時新生的忍者軍團,就是今日各國忍者軍的精簡型範本,在那個時代,雖然沒有忍者學校這一炮灰量產基地而導致忍者軍的規模極為有限,但同時也保證了質量,即便的最弱的下忍,也能一個人輕易的幹掉幾十號農民兵。
在這種情況下,弱國自然只能任人宰割,而強國們,則紛紛拋棄和解散了傳統的老式軍隊,開始大力支援忍者軍,除了資助本土忍者豪族組建大型忍者村之外,大名們自身,也開始利用那些直接投靠他們的次級忍者家族,訓練自家的忍者軍團!
畢竟忍者村的軍隊,和大名只是互利互惠的關係,大名有命其出戰的權利,卻沒有直接指揮的權利,在行動力上,雖然一旦出兵就是風馳電掣,橫掃一切,但由於忍者村本身組織的複雜性,忍者村的出兵,往往首先就要透過激烈的內部博弈,根本無法做到第一時間就回應大名的要求。
於是,府兵,便由此孕育而生,那些次級忍者家族,雖然無法像強族那般,造就出超級高手為大名所用,但用來訓練中基層軍士,效果反而更好,而且這還是直屬自家的軍隊,最高統領是大名本人,大名的命令足以保證在第一時間就立刻執行……
最重要的是,忍者村的成份太複雜,由此而組建的忍者軍,管理鬆散,奉行高手效應,雖然戰鬥力遠超普通人,但也導致在軍制上連民兵都不如,就算是號稱管理最嚴格的巖忍也不過是五十步笑百步,大家都是靠高手撐場。
其中最典型的代表就是千手柱間和宇智波斑,這兩變態滅國掃軍都不用帶部下的,一個用時空忍術可勁的瞄準對方的指揮層玩“斬首戰術”,另一個攢足了勁圈地造林開地圖炮,有這種變態鎮場子,忍者村的高層自然不會把所謂的軍隊管理當一回事。
府軍就不一樣了,它沒有千手柱間和宇智波斑那樣的超級高手坐鎮,因此不受這種高手情結的影響,雖然學�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