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部分(第2/4 頁)
多麼難以壓制的想法:
“這真是太棒了!我也想參與!”
“天籟,真是天籟!”
“歡樂頌太讓人感動了,雖然朋友們都笑我淚點低,但我真的差點都哭了!”
“最後一首歌是什麼?是《放牛班的chūn天》主題曲嗎?真是好聽!”
“艾薇兒真是太迷人了!我愛你!”
“5月12rì,我一定要帶著家人朋友去電影院看這部電影,太吸引人了!”
“讚美上帝,我們這有合唱團嗎?我想參加!”
“為什麼只有他們能夠搞快閃?我也可以!邁阿密的兄弟們,加我MSN號碼XXXXX,我們也來組織一場快閃!”
BBS上類似的留言以幾何數字瘋狂提升,超出周少明想像,已經開始有人留下MSN號碼,號召想參與快閃的人們自行狂歡了!
誰都沒有想到,一部看上去普普通通的劇情音樂類電影,竟然能用這樣的方式進行宣傳,各大媒體一時間手足無措,誰都不想在這次的娛樂狂cháo面前落於人後,一時間瘋狂的行動讓周少明都始料未及。
“快快快!行動起來!史密斯周不可能只有這一場快閃,把所有的娛樂記者都給我派出去,在各地人cháo最多的地方蹲點守候!明天如果不能做出專題報告!做不到我就撤你的職!”
“什麼?我們人不夠?把所有的清潔工,保安每人發一臺照相機,全部派出去!”
“雅虎娛樂已經走在前面了!我們不能坐以待斃!給我打爆史密斯周的電話!他關機?找獅門影業的老闆,我一定要快閃行動的計劃表!”
幾乎大大小小的報刊編輯部裡,所有的總編都被老闆一頓臭罵,然後連推帶搡地推出總裁辦公室,來不急擦去額頭上的冷汗,便聲撕力竭地佈置起採訪任務。
史密斯周,《放牛班的chūn天》這兩個資訊如chūn雷席捲大地,讓全美瘋狂起來。
當然不止這麼一場!
全美一萬場快閃,按照時間劃分為三個階段,而第一階段就有超近二千場快閃集中在3月底至4月3rì在全美超過二十萬人的城市中同時進行!
第二階段,集中在4月5rì至4月8rì,在超過十萬人的城市中進行。
第三階段,集中在4月10rì-5月11rì,按倒計時行式,在全美最要票倉城市中,巡迴演出。
隨後是美國媒體毫不吝嗇的掌聲,以及那熱情澎湃的標題!
“完美無缺的表演,頂級殿堂級享受!”----華盛頓郵報
“創意,這就是創意!值得上五顆星的視覺享受!”-----今rì美國
“雅皮士的聚會,民眾的狂歡!”----洛杉磯時報
“史密斯周再度引爆美國!”-----時代週刊
“天籟般的童聲,是最接近上帝的存在!”---紐約時報
一時間各大主流媒體全部好評如cháo,先拋開快閃只是《放牛班的chūn天》這部電影的宣傳不談,這項年輕人熱於參與的街頭行為藝術確實具備無窮的想像力與創造力,讓各大媒體的娛樂記者們樂此不疲。
除了《太陽報》一如既往地冒著酸水報道著周少明組織的快閃,喋喋不休地提醒人們這只是電影的宣傳方式,骨子裡只是想騙觀眾的錢,再沒有媒體懷疑《放牛班的chūn天》將獲得票房大豐收了。
特別是當葛培理牧師在基督報紙上撰文大讚《放牛班的chūn天》讓他感動到心cháo澎湃,淚水漣漣,號召所有信仰上帝的人們走進電影院觀看這部電影時,全美震驚!
這一回,就連太陽報都尷尬地閉上了嘴,不再對抗著cháo流大唱反調了。
努力了這麼久,希望就在前方!
傑弗遜大道的神聖大教堂座落在洛杉磯中心南部,毗鄰電影人最為仰慕的金字招牌,南加州大學。2000年3月26rì,這裡迎來了全美各大媒體記者的駐足,72屆奧斯卡頒獎典禮在這座全美最負盛名的頒獎禮堂內進行,足以吸引無數人的目光。
長長的紅地毯延伸而去,媒體記者們的長槍短炮齊刷刷地注視著每一個從上面經過的璀璨明星,閃光燈此起彼伏,為這歡樂的海洋帶來更多的火花。
周少明一身黑sè筆挺的西服,正坐在加長版賓利車中,嬉皮笑臉地望著窗外,向著影迷們揮手致意。
克莉絲汀娜也是盛裝打扮,端坐在周少明身邊,同樣異常興奮地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