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部分(第2/4 頁)
談合作的原因了。拉達廠算是俄國的國有企業,無論如何,政府都可能不會放棄這個企業,早晚要救活它。此是其一。作為拉達廠的經理人,國有資產的貶值乃至廢棄,其實不影響到阿耶夫的個人利益,而且從他的年紀來看,基本上面臨著退休的局面,既然如此,如果沒有個人的好處,他又何必費心勞神地談這筆易貨貿易呢?
最起碼,是動力不足。
事實上,駱志遠的判斷大差不差。這個時代的莫斯科人,可是無比的現實。而因為時局不穩,各種潛規則橫行。
阿耶夫已經準備要退休了。拉達廠這個樣子,有大環境的影響和束縛,他個人再怎麼努力也無濟於事。既然如此,他也犯不上去冒什麼風險做不成,個人要承擔責任,做成了也撈不到什麼好處,反而為他的繼任者白白做嫁衣裳。
人心啊,雖然跨著國界,但對於利益的考量,其實也沒有太大的差別的。
“阿耶夫先生,這次合作做成,對你我雙方都有好處。”駱志遠既然看破了人心,也就懶得再去拐彎抹角,有的時候,直接的手段往往更好使。
他從隨身的挎包裡取出一摞耀眼的美金現鈔來,兩千。他這一次來統共兌換了5000美金,在這個年月,一次性掏出2000美金作為見面禮的紅包,大概也只有駱志遠有這個魄力了。
阿耶夫雖然臉色驟變,斥責著,“你這是幹什麼?收回去!”
但駱志遠已經洞悉了他眼眸中一閃而逝的貪婪。
“阿耶夫先生,這是我的一點小意思,就當是跟先生交個朋友了。我國有句古話,四海之內皆兄弟也就算是我們合作不成,這點見面禮還請阿耶夫先生不要嫌棄。”駱志遠將美金推到了阿耶夫的面前。
阿耶夫哈哈笑了,霍然起身,開啟抽屜,不動聲色地將美金“掃”入進去,然後揮了揮手,“請坐。”
……
駱志遠還是小看了阿耶夫的貪婪。這剛送上的紅包無非是給了他一個下臺階的藉口,爾後的合作,他還是暗示要一定額度的回扣。
駱志遠本著捨不得孩子套不著狼的原則,在合同之外口頭答應給予阿耶夫個人一些回報在供給俄方的物資中,有百分之一是屬於阿耶夫的暗釦。阿耶夫見駱志遠如此爽快,大喜,也很痛快地同意在拉達車衝抵的價格方面好商量。
說起來,駱志遠是不吃虧的。汽車衝抵的價格越低,他的成本就越低,而這些定價權都掌握在阿耶夫手裡。
經過一個多小時的秘密談判,阿耶夫代表拉達廠和駱志遠簽署了合作框架協議這種易貨合作協議,只有在駱志遠提供的貨物抵達後才能生效,如果貨物不到,什麼都是空話。換言之,阿耶夫其實不需要承擔什麼責任和風險。但合作運作成功,他卻有著巨大的利益。
在當前政局混亂、經濟危機、社會不穩定的俄國社會大背景下,阿耶夫比駱志遠更期待合作的成功,那麼他就可以兌現一筆足以退休養老的財富。
拉達廠門外,契科夫等人等得心焦不安。契科夫正準備進去檢視情況,卻見駱志遠跟拉達廠的大老闆阿耶夫有說有笑、如同多年老友一般並肩走出門來,阿耶夫站在門口熱情地跟駱志遠握手道別,眼角的餘光發現了契科夫,心頭一驚,卻是又對合作的成功增添了幾分信心。
契科夫的父親老契科夫是前蘇聯的官員,如今又是莫斯科市政府的重要權貴之一,既然駱志遠跟契科夫扯上了關係,那說明此人頗有來頭。有契科夫家族的關照,這樣的易貨貿易會少很多障礙。
第105章 安娜
阿耶夫沒有跟契科夫打招呼。契科夫不認識阿耶夫,但阿耶夫卻認得他是誰的兒子。
駱志遠看出了這一點,心頭就更加鎮定自若了。與契科夫結識本是偶然,不過,既然能利用上契科夫在莫斯科本地的人脈背景,他也沒有必要矯情。至於在跟阿耶夫的合作中,他使用了一些見不得光的手段,但這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好在這只是一錘子買賣,他並不打算跟阿耶夫長期合作下去。
“哥們,去我家幫我們家老頭子看看病,他那個那個關節炎,很痛苦,很痛苦!”契科夫比劃著用蹩腳的中文說著,好端端的一句話被他搞得邏輯混亂、詞不達意。
駱志遠忍不住笑了,“契科夫,沒問題,我去幫你爸爸看看,但是你最好找一個翻譯。”
他要去契科夫家去給老契科夫治病,如果沒有一個語言流暢的翻譯,他很難完成治療。
尼娜聞言,點點頭,扭過頭去衝謝爾蓋說了幾句,謝爾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