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部分(第1/4 頁)
在車上,駱志遠不能在包廂抽菸,只能去車廂結合部的吸菸處抽一根過過癮。但從前天開始,謝婉婷就開始管束他的抽菸,他只能趁她睡著的時候偷偷溜出去吸一根。
只是這也白搭。謝婉婷對煙氣特別敏感,嗅覺之靈敏,簡直讓駱志遠無所遁形。
謝婉婷搖了搖頭,賭氣式的背過身去,不過卻沒有再堅持。
這時,一輛白色的小汽車緩緩駛入站臺,引起了駱志遠的注意。謝婉婷也扭頭望去,不過她感興趣的不是車、而是從車上下來的一個金髮碧眼的小女孩,這女孩大概有七八歲的樣子,面板白皙,宛若精巧的洋娃娃,非常可愛。
駱志遠打量著這輛車,眸光閃亮。他一眼就認出,這便是前蘇聯國內最流行也是最火爆最大眾化的拉達牌小汽車了。
這個牌子的小汽車具有明顯區別於德法歐美等國及日本品牌汽車的典型特徵,車身略呈四方,如一箇中規中矩的火柴盒,缺乏動感的流線型。而此,也正是他此行來莫斯科準備鋪展易貨貿易的真正目標。
前蘇聯解體之前,拉達汽車的產量居高不下;而因為蘇聯驟然解體、經濟危機走向深入,俄國國民對拉達汽車的消費量驟減,而因為拉達轎車的外型根本不佔優勢,不符合當前世界主流的汽車審美觀,所以在國際市場上亦是步步潰散。正如駱志遠判斷的那樣,這家汽車製造廠倉庫內積壓而沒有銷售出去的成品太多,成為壓垮企業運營的巨大負荷。
這是駱志遠確立這次易貨貿易思路的關鍵因素。這是前世記憶中別人操作成功的現實案例,駱志遠只不過提前了一年為之,想必效果會更好。
“婉婷,你看那輛小汽車,你認識這是什麼牌子的車嗎?”駱志遠揚手指著,扯了扯謝婉婷的胳膊。
謝婉婷訝然望去,打量了幾眼,才猶疑道:“似乎是拉達?”
“對的,正是拉達。”駱志遠笑了。
謝婉婷認得這種車也不稀罕,曾幾何時,蘇聯品牌的汽車暢銷於國內市場,拉達牌小汽車曾經在京城滿大街都是。只不過到八十年代,拉達汽車逐漸淡出,取而代之的是國產或者合資的德系、美系車。
“這車挺醜的。”謝婉婷笑道。
“外型不好看,但效能還是不錯,應該說比國產汽車的技術含量高出一大截。”駱志遠嘿嘿一笑,“我就準備搞一批拉達汽車回去。”
謝婉婷有些吃驚,轉頭望著駱志遠皺了皺眉:“志遠,汽車的價格可不低啊,你有那麼大的資本嗎?況且,這種汽車都過時了,你弄回去做什麼用?”
駱志遠沒有直接回答,意味深長地笑著:“婉婷,你覺得這種車當計程車怎麼樣?”
謝婉婷一怔,剛要說什麼,卻聽列車發出即將開車的嗚嗚長鳴,她便趕緊拉著駱志遠向車廂跑去。
……
上了車,駱志遠猶自站在走廊上凝視著停在站臺上的那輛拉達牌小汽車。她皺了皺眉,本想開口問幾句,但見駱志遠看得認真又是若有所思的樣子,不想打斷他的思路,就閉口不言。
等駱志遠回到包廂,謝婉婷想繼續剛才的話題,尼娜又跑來了,扯住謝婉婷去了她的包廂說話。謝婉婷只得作罷。
第102章 莫斯科
列車賓士,時光飛逝。
這趟國際列車一路經過幾個俄國城市,在週日下午駛過別米爾,俄國首都莫斯科就近在咫尺了。
下週一早上一覺醒來,列車上就開始響起了廣播,雖然是俄語,駱志遠和謝婉婷聽不懂,但大概意思是明瞭的翻譯成漢語就是這樣:“旅客同志們,這一趟列車的終點站莫斯科就要到了,請旅客同志們做好下車的準備,不要將隨身物品遺忘在車上……”
抵達莫斯科的時間是下午兩點半左右。吃過中餐,契科夫和尼娜就帶著隨身行李來到了駱志遠兩人的包廂,準備與兩人一起下車出站。
莫斯科是俄國最大的城市,也是政治經濟和文化的中心,同時還是歐洲最大的城市,世界性的大都市之一,歷史文化悠久。謝婉婷對這座城市神往已久,故而在四人拖著行李隨著熙熙攘攘的人流下車出站的時候,她靈動的眸子一直在左右觀望著,以至於駱志遠不得不隨時停下腳步,招呼她兩聲,免得她掉隊。
據契科夫和尼娜說,莫斯科有七個火車站,而他們下車的這一個不過是其中之一。不過這“七分之一”的火車站,也真夠大的。
出了站,撲面而來的是古色古香又極具有中世紀沙俄特色的風格建築群,那高大綿延肅穆的紅色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