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第3/4 頁)
可以這麼說,可孫家鼐想要爬出頭,那還有得等呢!
等他爬出來了,黃花菜都涼了。
胡楚元猶豫了片刻,問道:“孫家鼐收了嗎?”
顏士璋笑道:“董其昌的墨寶,哪個不想要啊,老尚書那是已經有了幾幅真跡,雖然喜歡,卻不以為貴。孫家鼐那裡倒還沒有,當然很高興。”
“那就好!”胡楚元笑了笑,心裡並不是很高興,總覺得錢沒有花在刀刃上。
孫家鼐至少還要再等幾年才能掌握實權,什麼時候疏通他都來得及。
顏士璋則道:“東家,我這些天在京城其實還見了一些人,原先是不想見,可都是萬老尚書暗中引薦,不得不見。多是一些湖南湖北的進士,也有江西、江浙籍的,目前都在翰林院做修編,少數幾個已經混了各部主事的閒差。”
“哦?”胡楚元有些好奇,問道:“見他們做什麼?”
顏士璋道:“東家有所不知,朝廷每三年舉行一次會試,但凡遇到皇帝即位、新婚,太后大壽,這都要增加一次恩科會試。每一次會試都會選出三百多名進士,可天下哪有那麼多的空缺,近乎有一半的進士都找不到實缺,只能在京城裡等著。如果家裡有些錢,疏通賄賂各部官員,或許能撈一個京官職務,疏通地方大員則能撈一個知縣。老尚書替我引薦的這些人大多都是正值青壯,頗有志向和才幹,只是暫時還沒有輪到空缺。”
胡楚元默默點頭,大體明白了萬青藜的意思。
他隨即和顏士璋問道:“是不是要幫這些人找個實差?”
顏士璋微微頷首,道:“雪中送炭,替人謀事,此恩勝於再造。我將這些人的資料都整理了一番,也暗中做了觀察,有兩個浙江籍的進士,我已經出錢替他們疏通到戶部。另外還有兩湖籍的進士十二人,江西籍的進士四人,江浙籍的進士七人,這些人就只能安排到江南各省,資歷高的可任知府,資歷低的可從知縣做起。”
聽他這麼一說,胡楚元心裡就更明白了。
浙江籍和他是同鄉,兩湖籍屬於湘系,江西籍屬於萬青藜和梅啟照的同鄉。
在清朝做官做事,同鄉必然就是最重要的力量,相互支援,相互扶持,共稱一黨。
胡楚元點了點頭,讓顏士璋將名單交上來,仔細瀏覽每個人都資料。
他大略數了一下,總計二十三人,被顏士璋列為一等人才的有七人,分別是湖南人霍鴻機、張百熙、屠仁守,廣東人戴鴻慈,江蘇人廖仲山,廣西人唐景嵩,江西人劉鴻熙。
此外還有十六人,胡楚元赫然從中發現了江西人羅大佑和湖南人黃家駒。
這一刻,他顫抖了。
重生?
仔細一看資料,兩個人還都是同治十年辛未科進士及第,黃家駒是二甲第七十一名,羅大佑是三甲及第。(確實是真的,這個羅大佑後來還在臺灣任臺南知府,死於任上,當地建有一座羅公亭紀念他!)
乃們顫抖吧!
胡楚元當即一揮手,將顏士璋招過來問道:“這兩個人的能耐如何?”
顏士璋道:“任道臺有餘,任巡撫則不足,我所列一等七人,才能都可出任巡撫。這些人中,霍鴻機的才幹又更高一籌,東家一定要推薦給左宗棠左大人。這樣的人才留於京師,那就是糟蹋了。”
胡楚元默默點頭,道:“好,你替我寫幾封推薦書函,兩湖籍推薦給中堂大人,霍鴻機、戴鴻慈和江蘇籍、江西籍的一起推薦給梅啟照大人。”
“好!”顏士璋立刻取來筆墨,又道:“其實,我還有另外一個人要推薦,此人山東煙臺籍,自幼生活在京師,如今在戶部補缺任主事一職,祖父王兆琛曾任山西巡撫,父親王祖源現任四川成綿龍茂道臺。”
胡楚元問道:“叫什麼,有什麼特長?”
顏士璋道:“王懿榮,自幼勤學,經學淵博,有過目不忘之能,極其擅長鑑定古玩文物,書法和金石學的造詣在京師頗有盛譽。那幅董其昌代筆之作的具體出處連萬老尚書都未能鑑定出來,就讓人請他來判斷,年紀不過三十三歲,卻能一眼看出趙左和沈士充的書法差異,實在是難能可貴的奇才!”
第二十一章 傳世之寶
胡楚元一聽到王懿榮的名字就樂了。wWw、
這個人啊,他知道,甲骨文的發現者和最早的研究者嘛,可以說中國甲骨文研究的根基就是這個人建立的,據說在國學界的地位很高很高。
他又不解了,問道:“這個人沒有考中進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