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部分(第3/4 頁)
丁秉乾才道:“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說真的。
聽到這八個字,胡楚元也有種想抽丁秉乾一個耳光的衝動。
這算什麼答案?
可他仔細一想,似乎又明白了。
他和丁秉乾問道:“你是說,他們提防我們,害怕我們對他們不好?”
丁秉乾鬆了口氣,道:“是啊。”
胡楚元微微點頭,又問道:“就這麼些?”
丁秉乾道:“那倒不止,真正細說起來就多了。另外有一個更關鍵的問題,那就是咱們的教統,咱們信安拉清真。清真教呢,說到底奧斯曼帝國那種政教一統,也就是所謂的哈里發和蘇丹。聖書聖訓都這麼要求,各地清真徒都應該奮起建國,建立伊斯蘭之國,讓聖光普照世界,人人信奉安拉。這個事情說到底也是一個大問題。第三點,人窮志不窮,窮山惡水出刁民,不刁不行,不刁就活不下。”
說到這裡,他稍加停頓,和胡楚元道:
“大人,咱們得在新疆投入大筆的資金搞些大事啊。咱們這些年一直在新疆勘探礦產,鄯善有很好的煤礦和鐵礦,昌吉一帶的煤礦更多,特別是鄯善,金銀煤鐵銅錳鉻鉛鋅都不缺,儲量又都很大,我提議在鄯善建立一個大規模的工業城市,增資興建更大規模坎兒井,甚至是坎兒塘,在當地推廣棉花和葡萄的種植,利用優勢產業和陝西、四川更換糧食。植樹造林,抵擋沙漠,爭取將綠洲的規模擴大。”
“嘿!”
胡楚元輕聲笑著,他明白,自己這些年的提攜和督導總算是有效果的。
1886年丙寅這一科的進士們,相比張百熙、霍鴻機那一代都要更進一步,特別是投奔胡楚元的那些,大體都被胡楚元安插到國外擔任過公使、參贊,讓他們加大力度學習外國知識。
這些人也比較賣力,丁秉乾在德國只生活了兩年,德語就說得非常流利,回國的時候還帶了數萬本德文書籍和資料,胡楚元當時就知道這個人會很有前途的,雖然反應總是很慢很慢,說一個話要等半天。
胡楚元心裡是很高興,遵:“既然你都想好了,那就交給你來負責吧。昌吉那個地方也是很不錯的,等以後重新收復了,將這裡改稱為寧州和鄯善一起都設為直隸州,好好治理。”
“嗯,下富明白!”
丁秉乾簡單的回應著。
胡楚元續問他:”你們回教的事情怎麼辦?”
丁秉乾繼續沉默。
又等了好一會兒,彷彿是下了很大的決心,他才道:“改教義,不改則永無寧日。”
胡楚元追問道:“怎麼改?”
丁秉乾道:“以伊瑪目、阿訇替代哈里發,宣揚穆罕默德邛可}、杜和賽義德.艾哈邁德汗的新伊斯蘭現代自由主義,追求個人意志的自由和自主的理性,重新整理穆阿太齊賴學派的自由論思想。”
胡楚元這段時間也一直琢磨新疆和甘肅的問題,對於丁秉乾所說的這些,他大體能夠明白,就是要對伊斯蘭教派進行新的改革,推動適應這個時代的新教派的誕生。
這個新教派將徹底脫離四大哈里發的遺留,逐步脫離政治化,單純的宗教化,以先知代替哈里發、蘇丹那種集政教權利於一體的人。
胡楚元感覺這個辦法還是比較穩妥的,就點著頭,道:“這個事情就讓你來負責,具體要怎麼辦,你給我整理一份細緻的草案,你可以在鄯善重新興建一個回教經學所,培養合適的阿訇,慢慢推動。機會成熟了,就加大力度推廣。”
丁秉乾默默的點著頭。
這種事情總是充滿了無數的未知數,能否成功,那只有時間能夠知道,胡楚元並沒有抱有太多的希望,但也希望這件事最終能夠成功。
胡楚元並沒有急著離開新疆,而是和丁秉乾、孫綜源、董福祥等人一起深入到吐魯番、鄯善、托克遜、庫米什、焉耆府等地實地考察,就近檢視維吾爾族和回族人的生活狀況,經濟和文化的發展水平。
他為新疆制定了一整套的長期發展戰略,首要任務還是修建地下水渠和大量的小型水庫,用來確保地方建設和發展的用水,加強水土保護和沙地種林,防風防熱防沙,減少水流的蒸發量。
目前先圍繞鄯善進行集中建設,從點及面,再向其他地方擴充套件,隨著清政府的財力盈餘,開始效仿德國加大教育的投資,新疆鄯善、焉耆都是推廣新式教育的實驗地。
每到一個地方,他都會親自邀請地方的回族、維吾爾族領袖,和他們開會交流,詢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