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部分(第3/4 頁)
。
北線是中國兩大戰區中心,隨著國內迅速擴大軍備動員,1939年底9月,在北線的兵力已經擴大到472萬人,俄軍同樣在大規模擴張兵力。
這一戰註定是將一場異常慘烈的戰役,中國人也好,俄國人也罷,誰都退不起,輸不起,特別是俄國人,他們已經輸到了一種無法承受的極限。
此時,所有的俄國人都願意拼舍掉一切,只為了打贏這場戰爭,收回他們曾經失去的一切。
在這樣的時候,再多的武器優勢都已經很難起到應有的效果。
中國國家軍事委員會對此是早有預料,中國的兵法大家一貫說天時地利人和,人和為最,俄國人此時正是入和之巔,豈能輕易戰敗?
幾乎最好的武器裝備都已經送到了北線集團軍,一邊用大規模的兵力吸引俄軍主力在伏爾加河流域佈防,一邊準備用大規模的軍事裝備迅速攻潰對手。
然而,俄國人對此也是異常的忌憚,他們穩穩的死守在伏爾加河西岸,利用寬闊的河道試圖阻止中國北線集團軍的裝甲集團群衝擊。
陸軍打不起來,空軍已經全面交戰,俄軍在空軍上的損失非常慘重,大規模的轟炸不斷向著俄軍陣線腹部延伸。
幾乎是在同時,德軍已經攻陷法國大部分的領土,大西洋聯軍的主力被迫撤退到西班牙,美國終於意識到他們必須全面採取行動,不得不大規模的向西班牙派兵援助。
美軍和德軍在歐洲大陸的交戰已經是必然的結果。
對德國人來說,他們最好的訊息就俄軍的主力完全被中國牽制住,他們只需要單線作戰,甚至連波蘭和烏克蘭都沒有受到俄軍過多的攻擊。
1939年9月23日,南線集團軍終於開始全面進攻澳大利亞,聯合攻勢中除了南線集團軍外,還有南洋聯軍、南洋聯合艦隊和太平洋聯合艦隊。
這一次的攻擊預謀已久,可對大西洋聯盟而言,這確實是非常意外。
誰都能想到中國會進攻澳大利亞,可誰能想到會是在這個階段,而且是第一波的攻勢就如此龐大,美軍太平洋艦隊遲遲無法跨過中國太平洋聯合艦隊封鎖,也不敢和中國在海軍上進行最終的決戰。
由於英國和美國都不敢跨過中總國海軍的封鎖線支援澳大利亞,澳大利亞內部的華人有170萬,並不比白人的數量差多少……英國在這場戰爭中特別想要實現的一個目標就是將這些非法進入澳大利亞的華人驅逐出境,但這是非常困難的,事實上,反而是中國迅速佔領了整個澳大利亞西部和北部地區,源源不斷的派遣陸軍攻擊澳大利亞。
1940年2月,澳大利亞全境被佔領,重新成立的臨時政府中斷和英國及大西洋聯盟的一切關係,加入亞歐同盟,並頒佈新的《戰爭資源臨時管理法案》,允許在戰爭期內免除礦產業稅收,全力向中國及亞歐同盟供應物資。
3月,李濟深率領西線集團軍正式介入歐洲戰場,主力攻擊義大利,並派遣超過20萬人的部隊支援波斯和奧斯曼帝國進攻印度。
3月17日,楊震麟發動了世界上迄今為止最大規模的陸軍大決戰一一伏爾加決戰,雙方聚集的兵力超過一千萬人在薩拉托夫集中決戰。
在此之前,空軍和火炮部隊對薩拉托夫已經實施了長達兩個多月的持續轟炸。
在這場戰役中,雙方几乎同時使用了大規模的火箭炮部隊,但中國在火箭炮的研究和投入是驚人的,整體規模是俄軍的二十多倍,超過六千輛的火箭炮車的連續攻擊讓俄軍在六十公里內失去了大部分陣地屏障,雙方圍繞著伏爾加河反覆爭奪,俄軍付出了慘重的傷亡,幾次丟失薩拉托夫後又重新奪回,在喪失了空軍制空權的情況下,這樣的代價是非常慘烈的。
陸軍的集中對運輸和補給的壓力較大,空軍則在以最快的速度從中亞和新疆地區調往雅賓斯克,噴氣式戰鬥機的大規模出現也使得俄國空軍付出了慘重的傷亡,薩拉托夫戰役中,中國陸軍也第一次的使用了導彈部隊,並且是大規模的攻擊對手的機場等要害設施,俄國大量空軍被迫撤回莫斯科地區。
1940年4月14日,蔣光鼐率先衝破喀山地區的防禦線,繞過伏爾加河攻擊俄軍東線集團軍的後腹陣線,這是七…30和七…35系列坦克的第一次大規模出現,而俄軍也在這一時期派上精銳的七K…34系列的重型坦克。
雙方在質量和數量上的丈規模差距使得七K…34坦克群迅速被擊潰,北線集團軍的大規模機械化兵團快速機動的撕裂開對手的防禦線,將對手分割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