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部分(第4/4 頁)
。別看一株麵包樹的樹幹非常粗壯,直徑隨便都有幾米以上,但它卻不適宜當木材,因為木質太疏鬆了。
不過,這種木質卻最能儲水。在雨季的時候,麵包樹利用自己粗大的身軀和鬆軟的木質,吸收大量水分並貯存起來。當旱季來臨時,它迅速落光身上所有的葉子,以減少水分蒸發,然後靠著樹幹裡貯存的大量水分,維持機體細胞的需要。
據說,一株麵包樹可以貯存幾千公斤,甚至更多的水。所以,在非洲沙漠草原荒原旅行的人,如果在缺水的時候看到一株麵包樹,無疑就是看到了救星。
在中國維和營地院內的這株麵包樹,少說也有上千年曆史了。它同樣有著粗壯的樹幹,以及分枝分叉多到好像樹根一樣的樹枝。
現在是旱季,整棵樹上下都光禿禿的。如果以月夜為背景,這株古樹的剪影,頗有點奇幻的畫面感,只不過略有點滄桑。
就在“維和人員國際日”這一天的晚上,月華初上時分,蒲英帶著一群女兵們來到了古麵包樹下。
她們搬來了三塊光滑的大石頭立在樹下,石頭上用紅漆分別寫著“祈福樹”、“和平樹”、“思鄉樹”字樣。
這些石頭是蒲英讓工程大隊的男兵們幫忙找來的,形狀都很藝術,拿回來後又打磨了一番,往這古樹下一立,就好像是給老壽星找了三個小夥伴一樣。
弄好石頭後,蒲英又讓女兵把帶來的幾把高高的人字梯架起來,然後拍拍手說:“好了,姑娘們!把你們寫好的絲帶。都掛上去吧!‘
沒想到,一向在女兵隊裡說一不二的蒲英,頭一遭遇到了發完話無人響應的情況。
“怎麼啦?剛才在準備會上,我不是看你們都寫好了嗎?”蒲英詫異地看著周圍幾個站著不動的女兵。
“教導員。我們是寫了,可……就這麼掛出來,不太好吧?”
“有什麼不好的?”蒲英又問。
幾個女兵都不說話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後一致看向了郭亞軍、黃韶容、孫梅等人。
蒲英也跟著把目光投了過去,見她們也都站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