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部分(第1/4 頁)
馮垚正說到這兒,小姜突然從電腦前抬起頭,驚喜地說:“馮哥,宋大使那邊有回信了——他已經幫我們聯絡到了正在e國首都的那個反對派領導人。”
“太好了!”馮垚馬上撇下蒲英,埋頭到電腦跟前,同那邊的宋大使透過網路進行溝通。
蒲英不在意地繼續吃飯,同時在自己電腦上開啟使館的網頁。
小姜這時又對她說:“嫂子,我已經在你電腦上裝了qq,你直接登入就行了。”
“太好了,謝謝你!”
蒲英很快進入工作群,這才有了真正成為使館一員的感覺。
她也馬上檢視起最新資訊來。
自從幾個小時之前,中央電視臺開始滾動播出外交部領保中心的應急熱線電話後,國內的同事講,他們領保中心的電話鈴聲就沒有一刻停歇過。
因為有三萬多中國人在l國,也就對應著國內的三萬個家庭和幾十萬親朋好友。
這些人大多數已經失去親人的訊息好幾天了,一看到撤僑的訊息,就馬上打來電話求助。
很多人一打通電話就哭,或是說不了幾句話就控制不住地哭起來。
如果工作人員幫他們找到了親人的下落,他們還是會哭,是高興地哭,然後就是哭求——求求大使館!求求外交部!求求政府!快救救我的家人,快把他們救回來吧!
正是從21日晚開始,駐l國大使館陸續從國內領保中心發來的尋人資訊中,發現了許多之前沒有登記的、因為各種原因滯留在這裡的中國人。
經過查證後,使館工作人員發現:需要撤離的僑民數字,從之前估計的三萬,直線增長,一晚上就增加了一兩千。
這直接導致撤僑的難度升級了!
ps:
【謝謝黃家大少1的打賞】
☆、049章 救援女學生
這些突然冒出來的人,大多來自民企。
民營企業進入l國市場的渠道,可比國企的花樣多多了。少數是直接投標進來的,很多是搭乘外國公司進來的,甚至有轉承包第三方第四方進來的,這當然讓大使館無法正確掌握他們的人數。
此外,還有一些人是在外國公司和企業裡做事的打工者,他們也都不習慣到大使館來登記。比如,班加西地區就有數十人在一家韓國企業裡做事。戰亂一起,韓國老闆自己跑掉了,工資都不給他們發,這些中國勞工們一沒錢一下子就抓瞎了,戰亂中不知了去向。
要不是這些人在國內的親人打電話向國家求助,大使館還不知道有這些人的存在。
現在突然增加的需要撤離的人員,數目如此之多,好多還處在失蹤狀態,自然大大增加了使館的工作量,增加了撤僑的難度!
但是既然知道了他們的存在,大使館也只能責無旁貸地去尋找他們的下落。
所以,這也是馮垚等人為什麼急於聯絡反對派勢力的原因之一。
一般來說,國內提供了姓名、地址、電話並且是以團體形式進來的人,還比較好找。
最難找的就是單個人,因為現在l國的通訊不暢,交通不便。如果那個人不在原住址了,那在茫茫人海中就很難發現他們了。
領事部將經過核查後確定已失蹤的人員名單,掛在了內網上,並不斷實時更新。
蒲英吃了晚飯後,就到領事部幫忙,把名單上的資訊按其失蹤時所在地區,分配給當地的中資企業,請他們幫忙查詢線索。
至於首都地區的失蹤人員,則是使館尋找為主。
不過,由於首都是l國第一大城市。人口將近200萬——茫茫人海,又是在到處戒嚴的時候找人,談何容易?
蒲英正在按照主任的要求,過濾一下這些失蹤人口的資訊。將高度危險、有可能遭到意外的人先甄別出來,以調動資源優先全力尋找!
忽然,她在名單中發現了一個熟悉的名字。
“於婕,女,21歲,河北人。”
蒲英的心頭不禁一跳:天!她怎麼跑到這兒來了?
她馬上翻看附註的詳細資訊。
原來,於婕半年前在跟著老媽到迪拜旅遊後,就喜歡上了異國風情。但她不喜歡跟團,也不喜歡家裡人陪著,這半年來一直是一個人揹著揹包在歐洲遊玩。
開始。於家父母還有些擔心,但是見到女兒一路上雖然也遇到過搭錯車、坐過站等煩惱,甚至還被人偷過錢包,但她把這些事情都自己一個人扛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