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部分(第1/4 頁)
這一夜,紅藍雙方都沒有急於爭奪險關要隘,而是在看不見的戰場上,進行了一場激烈的鬥智鬥勇的電子絞殺戰。
“藍軍”的電子對抗部隊,本來就是由各軍區各軍兵種派出的精英聯合作戰,又有軍事院校的資訊戰專家帶領一批優秀學員助戰。在“藍軍”這樣強大的電磁天網攻擊下,“紅軍”的通訊和電子對抗分隊只能採取守勢,節節退守。
資訊電子對抗中,最重要的是打擊對方的指揮中樞。
所以,蒲英所在分隊負責保障的“紅軍”前敵資訊指揮中樞,一直是“藍軍”搜尋、干擾、打擊甚至破襲的重點目標。
蒲英和王班長工作的通訊主臺不得不經常處於無線靜默狀態,短暫開機時也非常小心地以“動、快、擾”的技術,避免被“藍軍”發現。
在靜默時,她們又要在強磁干擾下接收友軍的報文,精神依然是高度緊張的,手下的鍵盤依然是快速敲擊不停的。
在班長傳授的各種小技巧的指導下,蒲英的技術水平在實戰中突飛猛進。當然,這種長進,也離不開她平日裡苦練的基本功打下的良好基礎。
在通訊分隊全體官兵的努力下,“紅軍”在裝備和人員處於劣勢的情況下,通訊雖然時斷時通,但依然頑強地保障了“紅軍”前指與各分隊指揮所的通聯任務。
分隊隊長——師通訊站站長趙登貴,在電磁對抗中還充分表現出了中國農民在樸實憨厚之外,也具有的“小精明”、“小狡猾”和“小心思”。
鑑於開戰後,“紅軍”主臺承受“藍軍”攻擊的壓力太大,趙登貴提出了“一靜一動。互為主臺”的作戰方案,並很快得到了前指的支援。
分隊派出兩名通訊工程師率領數名男兵,乘坐新型通訊方艙車,潛入6號地區的河谷山林。
在那裡,他們不時開機聯網,客串主臺。
由前指的高參們選定的6號地區,是一個很適合設定指揮所的戰略要地,於是2號臺在該地區的活躍表現,立刻吸引了“藍軍”的注意力,從而為1號主臺分擔了不少壓力。成功地達成了欺騙敵方的作戰意圖。
20日上午,“紅軍”各分隊在“藍軍”的電磁壓制下,成功地實施戰略展開。
“藍軍”見勢不妙。也開始搶佔戰略要地,並憑藉強大的空天電優勢,對“紅軍”的預警雷達、精確制導武器實施干擾壓制,掩護了空中火力突擊行動。
“紅軍”的多處預設陣地,很快遭到了“藍軍”猛烈的多維立體打擊。
好在“紅軍”的工兵部隊設定了多處假目標。各部隊的陣地偽裝防護措施也實施得當。
“藍軍”的這一輪炮火打擊看似猛烈,但對“紅軍”的實力損耗,卻並不是很大。
不過,坐在作戰指揮大廳舒適的沙發椅裡,看了一天演習實況的龐副軍長,心裡可一點不舒服。
“紅軍”老這麼被動挨打。可不行啊!
但龐巴頓也知道,“紅軍”的兵力裝備與“藍軍”的差距太大,搶奪不到制空權和制電磁權。所以只能把空軍和導彈部隊先雪藏起來,不和“藍軍”對攻。
“紅軍”目前的局面,就有點像縮在龜殼裡的烏龜,任“藍軍”狂轟濫炸,就是不出頭。
好在常師長是學防禦戰出身的。飛龍師打防禦的功底不錯,目前還沒有顯露出敗象。
但是。他也不能一直縮在烏龜殼裡吧?
龐副軍長暗暗著急。
夜色降臨後,“紅軍”前指給導演部發來電文,通報了下一步的行動方案。
“紅軍”擬派出數支突擊先遣隊,機降敵後11號地區,破襲“藍軍”的油料和彈藥補給等戰略要點。
聽完電文,看了地圖,龐巴頓暗暗點頭:這還像點樣子。就該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以我為主嘛!
不久之後,“紅軍”前指所在的某處小山崗上,馬達轟鳴,螺旋槳葉片高速旋轉產生的強風,吹得地面上的黃沙飛揚。
師偵察營派出的一隊隊突擊隊,快速登機後,直升機騰空而起。
地面的人們只看到,機上閃爍的航燈像流星一樣掠過頭頂,很快融入了夜空燦爛的星河中。
馮垚連續指揮三個梯隊的突擊隊登機後,來到了幾百米外披著偽裝網的一輛裝甲指揮車旁。
這裡就是“藍軍”苦苦尋找的“紅軍”前敵指揮所。裝備了現代化資訊網路通訊裝置的一輛指揮車,就可以實施對整個戰區的作戰指揮,還具有隱蔽機動的特點。
前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