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部分(第2/4 頁)
若輕的停頓……
時間一分鐘一分鐘的流逝,人們看不到軒轅擎天的字,卻完全被軒轅擎天所控制了節奏,乃至呼吸。
“鏘!”軒轅擎天把毛筆擱在了筆架上,發出一種寶劍入鞘的鏗鏘聲音,讓人們感覺自己的心臟一跳,赫然驚醒過來,這才發現,他已經完成了作品。
“老師,寫完了。”軒轅擎天畢恭畢敬。今天的狀態還算不錯,可畢竟好久沒有動過筆,所以軒轅擎天對於這幅字最多也只能打一個八十五分,當然,字中的意境是最重要的!
“好好……好好……”王老師有點語無倫次,只是不停的說好,走到講桌前面,小心翼翼的用手輕輕的撫摸著發黃的劣質宣紙,雙手莫名的微微顫抖著。
“王老師,能夠給同學們欣賞一下嗎?”厲雨看不到字,自然有點不服氣。作為一個相當有潛力成為將來書畫家的厲雨,王老師的表情確實是有點過於誇張了。。。。。。
“當然,當然……小青,墨語藍,你們兩個上來一下……對。雙手。對對……抬起來。小心一點,小心一點……”表情,語氣,動作誇張之極。。。。。。。。。
王老師叫了兩個xìng格比較溫柔的女生上去,讓兩人抬起這副書法作品,一臉緊張的表情,生怕兩個女生把這書法作品弄壞一般,在他眼裡。劣質宣紙上面的字跡乃是無價之寶…
本是交頭接耳的教室裡面突然變得異常的安靜。雖然大部分的人並不會寫毛筆字,但是,基本的欣賞水平還是有的,比如字跡工整,筆畫優美,佈局合理等等。
這是一首隋朝開國大將軍楊素的《出塞》其二:漢虜未和親,憂國不憂身。 握手河梁上,窮涯北海濱。 據鞍獨懷古,慷慨感良臣。 歷覽多舊跡,風rì慘愁人。
荒塞空千里。孤城絕四鄰。 樹寒偏易古,草衰恆不chūn。 交河明月夜。yīn山苦霧辰。 雁飛南入漢,水流西咽秦。 風霜久行役,河朔備艱辛。 薄暮邊聲起,空飛胡騎塵。
這是一副楷書,學生們很容易就看得出這書法不錯,但是,並不能夠用藝術的眼光來欣賞,自然,目光都落到了王老師的身上,可是王老師一雙眼睛死死的盯在字上,目光之中盡是狂熱之光。顯然,軒轅擎天的這一手露的,差點亮嚇了王老師的雙眼!確實,這幅字的氣概跟軒轅擎天此刻的年齡招式不符。。。。。。。。
“王老師,這只是一副很普通的楷書,不知道有和奧妙,請指教。”還是厲難。在他看來,確實此篇文章並不是多麼優秀,只能算是工整罷了!
“好,我就給大家介紹一下,這是楊素大將軍的《出塞》,想必大家已經看到了,此詩意境後面再說,這裡,我先給大家介紹一下隋朝的書法,隋代的書法以碑刻為大宗,是隋代書法中最重要的遺存。清葉昌熾《語石》中評述隋碑說:‘隋碑上承六代、下啟三唐,由小篆、八分趨於隸楷,至是而巧力兼至,神明變化,而不離於規矩。蓋承險怪之後,漸如坦夷,而在整齊之中,仍饒渾古,古法未亡,jīng華已洩,唐歐、虞、褚、薛、徐、李、顏、柳諸家jīng詣,無不有之,此誠古今書學一大關鍵也。’這就是說,隋代的碑書仍處在由隸而楷的過渡中,然已漸去‘隸貴jīng而密’的險勁特點,更多的是整齊平正的楷書體式,並下唐楷先聲……”
“可以說,軒轅擎天同學的這副字,幾乎讓隋朝的書法復活在了他的手中,這副字,薈萃六朝,下開唐風;安靜渾穆,風度端凝;既平正沖和,又婉麗遒媚。書體方正,字畫挺勁有力,看起來有些瘦硬,但有血有肉,用筆舉重若輕,具六朝風度,極有韻致……與六朝諸碑比較,擎天的字又顯得十分‘瘦勁’。因此,從這一角度看,乃隋末初唐楷法用筆‘瘦硬’,而備盡法度的藝術特點……”王老師的講解極盡詳細,言談舉止之間,對軒轅擎天可以說的推崇有加,幾乎每一個人都看得出來,他始終處於一種極度興奮之中,而且,在講解的時候,手指都小心翼翼的不碰到宣紙,可見他對這幅書法作品的重視之程度有多深。
“軒轅擎天同學,這幅書法作品能夠送給王老師嗎?”王老師一番講解之後,一臉希翼的看著軒轅擎天。顯然這幅作品讓他動心了。。。。。。。
“老師如果喜歡,當然可以。”軒轅擎天並不因為王老師的推崇而傲慢,依然是一副恭恭敬敬的摸樣。對於他來說,能寫出一副作品的機會本來就不多,送給老師也無所謂!
“謝謝,謝謝……”王老師大喜,連忙小心翼翼的把作品夾在幾張空白宣紙中間捲起來,彷彿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