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部分(第3/4 頁)
眾志成城的態度。
呂輕崖知道這已經是自己所能做的極限,他希望復週會看到這一切,並給予他一個奇蹟,只是三日後盛唐大軍徹底將龍眼城包圍的水洩不通時,他知道奇蹟無法降臨。
但他願意一戰,願意為他的俠軍拼死一戰!
…………
…………
清晨時分,軍鼓如雷。
數不盡的灶臺在平原中飄起了數千道炊煙。
早飯完畢後的盛唐軍士們開始列隊,雜亂的腳步聲宛若鼓點急促一般響徹天地間。
龍眼城以東便是盛唐大軍的主營,萬匹鐵騎再此時蜂擁而出,宛如一道黑色洪流,將天地間的一切聲音全部遮蓋,只剩下了那整齊的馬蹄聲。
龍眼城城牆之上,數不盡的俠軍將士神色緊張的準備守城,呂輕崖沒有阻攔,但他知道盛唐不會大舉進攻。
如今,盛唐已經佔據了天時地利人和,或許只需要一個有分量的人物來到城下說一番話,便可以不戰而屈人之兵。
事實上,他的猜測沒錯。
今早張小刀得到了二皇子唐啟年準備勸降俠軍的抉擇,他沒有阻攔,只是早早的來到了唐啟年的軍帳中,準備隨他一同前往。
經過這十幾日的休整,張小刀體內傷勢已經好了五成,相比大師兄與終身殘疾的張涉川來說。回覆堪稱神速。
一直負責守護在唐啟年身邊的陳魚翔早就知道張小刀擁有神奇的回覆能力,可這一見面卻仍舊驚歎不已。
待盛唐鐵騎在荒原上一字排開,肅殺之氣直衝雲霄時。
唐啟年坐入了八匹駿馬才可拉動的華貴鸞輿之中。
今日唐啟年身著金絲蟒袍,華冠於頂,腳踏雲履靴,顯得格外鄭重其事,自然便是為的便是彰顯自己的身份。
鸞輿在八匹駿馬的帶動下終於在平原上碾出兩道清晰可見轆印,張小刀仍舊身著臨走時師孃為自己縫製的新衣緊跟在左側,陳魚翔側乘馬兒跟進在右側。
鸞輿一出,龍眼城上傳來一陣喧譁之聲。即便是瞎子也能看出,這鸞輿之上的青年俊才乃是盛唐皇室之人。
三人一路緩慢前行,擺足了分量與排場,不久後抵達盛唐鐵騎之前,鸞輿頂棚被掀開,唐啟年站起,昂視龍眼城!
沉默而壓抑的氛圍似乎想將世界凝固。
此時唐啟年三人距離城牆的距離算的極為巧妙,正是弓箭無法抵達的射程,卻是透過元氣運用可以將言語傳到城頭上的距離。
唐啟年凝視斑駁的龍眼城牆。看著上面密密麻麻的人頭,不由得目露憐惜,哀嘆了一聲。
張小刀明白這聲哀嘆從何而來。
畢竟俠軍中人,也都是盛唐子民。
而此番唐啟年如此作為。張小刀也理解。
牽扯攻城戰,自然要死人,唐啟年不想死人,想達到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效果。必然要講出一番感人肺腑的話語,然後配合他的身份與承諾,做出一張大餅誘敵開啟城門。
但這一切。看起來的容易,但要落到實處,卻只能看唐啟年的個人能力,以及語言藝術了。
哀嘆之後,唐啟年整理了一下衣衫,暗運元氣,語調略低道了一聲:“何苦來哉!”
這聲音並不洪亮,卻奇異的響徹在天地之間,落在龍眼城之中的每個人耳朵裡,自然聽得出這位皇子此時悲天憫人的情緒。
然而唐啟年的發言還並未進入正題,龍眼城正中心,鋸齒狀上的城牆上便走上一人,迎風而立。
此人,身材修長,面目疲憊,只是疲憊的背後卻是隱隱的病態紅暈,讓他看起來似乎像是某位要執行必死任務的死士。
他自然便是呂輕崖,他知道這是這一戰是他與盛唐二皇子兩個人的戰鬥,如論口才,他有必勝之心。
站在城牆上的呂輕崖很快開口,直道:“盛唐不仁,青州百姓頻受苦難,不知殿下的哀嘆知否是自知心中有愧?”
唐啟年眉頭一挑道:“盛唐何有不仁?”
呂輕崖的聲音洪亮如鍾道:“有何不仁暫且不論,在下只問一句,不知殿下可否在民間生活過?”
唐啟年簇起眉頭,忽覺眼前這人是個狠辣角色。
論辯難,呂輕崖自信十足,各種技巧更是信手拈來,不等二皇子答話,他便微嘲道:“殿下生來便可享受榮華富貴,自然不知貧苦百姓之勞累,不知貪官汙吏之狠毒,不知百姓之冤屈。”
“所以,容在下再問一個問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