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部分(第2/4 頁)
彬一五一十道來。
原來高麗國王獻和大王、王胄,也就是景宗,不久前死去。即位的高麗國王稱為宣慶大王,名叫王旭。宣慶大王即位之後,因為高麗是大宋的屬國,應該上表朝廷,派遣使者從水路來到開封府向大宋的皇帝請封才對。但是這次遼國人動手極快。蕭燕燕得知獻和大王的死訊之後,奏請耶律賢,派遣大將耶律斜軫,統兵十萬。以耶律休哥為輔,揮軍攻入高麗。遼國人和高麗其實一直是打打和和,因為不想在和大宋作戰的時候,腹背受敵。所以在和大宋開戰的時候,往往會安撫高麗。但是高麗畢竟是大宋的藩屬,要是遼國不拔了這個眼中釘肉中刺,實在是心裡難受。這一次蕭燕燕也算是出了很大的本錢,大遼帝國兩位不世出的將星一同出戰,十萬精兵從上京出發,兵分兩路,踏過鴨綠江,直逼平壤。高麗宣慶大王急忙揮軍迎戰,企圖藉助地利抵擋遼軍。
不過,這次高麗抵擋遼軍和當初戰敗隋煬帝的時候不同。一來,高麗正在國喪。遼國伐喪便是一利。二來,遼國人不同於當年的隋軍。為了達到目的,蕭燕燕下了死命令。凡是敢於抵抗的高麗人,一律屠城。遼軍鐵騎趁著春暖花開之時,衝入朝鮮半島,殺得血流成河。高麗軍隊節節敗退。不是他們不努力,但是無論從戰力還是從謀略上都遠遠不如大遼的兩位將星。
高麗國王沒有辦法,在平壤一帶和遼軍僵持的時候,蕭燕燕派了特使去面見宣慶大王。提出兩個條件。一,要高麗立即撕毀和大宋的和約,從此不再和大宋是藩屬關係。二,將來若有可能,高麗也要派兵協助遼國參與對大宋的戰爭。只要滿足這兩個條件。遼軍立刻退兵,絕不在高麗土地停留,不僅如此。蕭燕燕還答應將原先高麗的土地(吉林黑龍江等地),歸還給高麗作為補償。
在蕭燕燕的軟硬兼施之下,耶律斜軫和耶律休哥更是加緊力度攻打平壤,平壤城岌岌可危。而耶律斜軫更是派出精銳部下,奇襲漢江,一舉將漢江守軍殲滅。遼國兵鋒隨時可以渡過漢江威脅都城
在這樣的局面下。宣慶大王妥協了。
他不妥協也沒有辦法,不能看著國家亡在自己的手中。於是便答應了蕭燕燕的條件,而蕭燕燕也沒有食言,遼國逐步退出高麗的土地,那片被鮮血染透的土地,終於回到了高麗人的手中。宣慶大王立即宣佈,高麗從此不再是大宋的屬國,而高麗的水師,以後將協助遼國,對大宋作戰。
“這訊息是咱們走的前幾天到了開封府。當時樞密院和兵部就炸開了鍋。曹樞相以為,若是大宋就此忍氣吞聲,未免被遼國人小看了。大宋的水師,應該有足夠的力量對高麗作戰。皇上也頗以為然。所以出兵高麗是必然之舉。朝廷的緊急公文送到江南的時候,正巧咱們已經來了東瀛。信使十萬火急,就坐船來了日本。這件事,可當真怠慢不得!”楊延彬嚴肅的說道。
謝慕華心中轉開了圈子,現在要出兵高麗的話,只可能從海上出兵。從陸地的話,根本不可能從遼國的南京一路打到上京再轉道高麗。水路出兵,兵力有限,最多可以動員的水師,也就是四百條戰船,運送的官兵也就是三四萬人。而且要需要極為龐大的船隊作為後勤。這也就罷了,高麗本身的實力不算很弱,不然的話,也不可能在遼國兩位大將的連續打擊下堅持到現在,三四萬軍隊就算在高麗登陸之後,還要面臨著高麗大軍和很有可能進入高麗參戰的遼軍的兩面夾擊。
而且,這一仗事關朝廷的顏面,打,就必須得贏。這個難題
“朝廷那邊有什麼決定?”謝慕華脫口問道。
楊延彬從懷中取出公文,說道:“趙相公等人一力舉薦相公帶領水軍前去高麗。一則,相公現在統率水師,二則,說相公乃是福將,百戰百勝,從未讓朝廷失望。這次的重擔非相公能挑起”
謝慕華忍不住破口罵道:“我就知道這幫潑才沒這麼好心!”
但是趙德昭的旨意已經下來了,動員的大軍已經開始在兩浙路,淮西,京東集結。許多戰船嚴陣以待,大批糧草物資從後方源源不斷的送了上來。現在謝慕華要是說不幹的話,不但在趙德昭眼中的印象分要降低,而且還會大大影響水師計程車氣。真是人算不如天算,自己要來水師是為了日本,誰知道高麗那邊卻捅了這麼大的一個漏子,實在是氣煞了人。
楊延彬見謝慕華髮火,也不敢接話:“事態緊急,還請相公定奪!”
“定奪?”謝慕華冷笑一聲:“這次是拿著刀子叫我去送死呢!高麗是那麼好打的麼?只用水師就能打下來的話,當初隋煬帝也不至於三徵高麗,搞得兵敗如山倒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