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第1/4 頁)
另一個是日本參謀總長兒玉源太郎。他們曾就如何侵略中國東北的形式問題進行了挖空心思
的謀劃。後來,兩人一致認為英國對付印度所採用的〃東印度公司〃這一商業公司的形式,即
借商業貿易之名,行征服印度大陸、掠奪起無盡寶藏之實最為可行。日本人便決定要用〃滿
鐵〃來對我國東北進行殘酷的侵略和掠奪。
據統計,從開業到1931年日本強佔東三省為止,24年間,純收益增長19倍。其
中,共付給日本政府紅利一億四千五百餘萬日元,付給股東紅利二億日元,付給美國及日本
公司債條利息三億餘日元,另有公積金一億八千八百餘萬日元。四項合計共八億三千多萬日
元。
關東軍用刺刀維護〃滿鐵〃的掠奪,並和〃滿鐵〃勾結在一起,它是陰謀吞併中國東北的一
支最野蠻的殖民侵略軍。這支部隊名義上是保護日本僑民和鐵路,實際上是為了鎮壓中國人
民,充當〃滿鐵〃從事經濟侵略和文化侵略的軍事後盾。關東軍控制中國遼南地區要塞,同駐
在朝鮮的日本侵略軍相互配合,為全面侵佔中國東北、蠶食華北及全中國和進犯蘇聯建立其
軍事基地。
1914年6月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英、法、德等歐洲列強,積極參戰,不得不把
它們的軍隊撤出亞洲;沙皇俄國也被迫傾注全力去應付歐洲戰場;美國也因急於參戰而放鬆
了在太平洋上的軍事侵略部署。這樣,列強在東北亞的力量就改變了。
東條英機此時緊步日本軍國主義〃元老〃井上馨的後塵,叫嚷:“大戰的爆發,對大日本
來說,實在是天賜良機。”
日本軍國主義分子磨拳擦掌,準備趁西方列強全力應付大戰的時機,陰謀擴張它在中國
的侵略勢力,妄圖獨霸中國。
1914年8月23日,日本借對德宣戰,派兵侵佔我國青島和膠濟鐵路,其目的就是
奪取德國侵佔的中國山東半島,進而佔領全中國。
1915年1月18日,日本帝國主義以武力為後盾,向中國袁世凱政府提出滅亡中國
的〃二十一條〃要求。5月7日,提出最後通牒,限袁政府四十八小時內答覆。
賣國的〃二十一條〃的簽訂,激起了中國人民的無比憤慨,立即爆發了反對〃二十一條〃的
群眾性愛國反日運動。賣國求榮的袁世凱,僅僅當了三個月的皇帝,就在反袁的聲浪中被迫
宣佈撤銷帝制,日本人的陰謀也隨之破產。
1929年,整個資本主義世界爆發了經濟危機。這次危機很快襲擊了日本。
1928年6月3日,日本關東軍制造了〃皇姑屯事件〃,炸死了軍閥張作霖,加速了侵
佔全東北的步伐。
1928年7月4日,張學良就任東北三省保安司令,痛斥了日本人拉他下水陰謀,懸
掛起青天白日旗,與蔣介石合作起來,歸順了中央政府。張學良上任後,立即著手修建與
“滿鐵〃平行的鐵路,開工修建葫蘆島港。這使〃滿鐵〃感到它的壟斷地位面臨威脅,並且引
起日本侵略者的不安。
本來,中國東北豐富的資源寶藏已成為日本壟斷資本家掠奪的物件。此外,日本又大搞
對外投資,在中國東北的外國資本中,七成以上是日本資本。到了1931年末,日本向中
國東北投資總額達十七億五千萬日元,使東北變為日本帝國主義資本輸出的主要場所。
所以,中國東北經濟的榮衰與日本壟斷資產階級有著生命攸關的關係。而當時東北經濟
深受世界經濟危機的影響,負有盛名的大豆、豆餅等農產品出口額也顯著減少。1929年
大豆出口額為三百萬噸,到1930年則銳減至二百二十三萬噸;大豆及其他農產品的價格
也大為減低,從而引起了深刻的農業危機。
中國東北居民因遭受經濟危機的打擊而減低了購買力,使日本和中國東北的貿易大大縮
減;同時也使〃滿鐵〃的收入嚴重下降,甚至第一次出現赤字。如1927年〃滿鐵〃的收入為
一億二百一十萬日元,到一九三一年則銳減到八千五百四十七萬日元。
“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