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部分(第2/4 頁)
茅斯之間登陸,然後向西和向北發展進攻,包圍倫敦。方案規定8月
中旬完成戰爭準備。
按照這一方案,德國陸海空三軍開始了緊張的戰前準備:部隊向英吉利海峽東岸集結,
頻繁地進行登陸和上陸演習,然而,德軍負責這次軍事行動的雷德爾海軍上將,很快意識到
所冒的風險和進攻條件不足。這主要是在挪威遭受沉重損失的德國海軍,即使能夠復活的
話,現在也還遠沒得到恢復;一切必需的船隻,如駁船、拖輪、摩托艇等,都必須臨時在德
國和被佔領國徵用,並集中到英吉利海峽法國海岸。這些不是一兩天能完成的。陸軍則要求
海軍第一批運送10萬人連同重灌備及防空武器;在隨後3天內,接著運送16萬人。海軍
方面估計,它的準備及防空工作在9月15日前完成不了,並要求首先必須取得空中的絕對
優勢,方能指望成功。否則,除非把登陸地區縮短,不然他無法對運輸船隊提供有效的保護。
但是,陸軍總參謀部認識到,海峽最狹窄處的海岸是沼澤地和丘陵,這種地形不適合於
坦克行動。因此他希望讓陸軍在一條寬闊的戰線上登陸,以便對英國的首都倫敦作出大包圍
行動。海軍和陸軍之間的分歧,一開始就給登陸作戰蒙上了陰影。實際上,德國空軍戈林元
帥對計劃中的登陸作戰從一開始就不感興趣,他認為強大的德國空軍本身就足以使英國屈
服。雷德爾海軍上將鑑於這些問題都懸而未決,便不得不向希特勒建議,把這次行動推遲到
10月,或明年,或不定期。
希特勒聽了雷德爾海軍上將的建議,認為既然渡海登陸作戰的條件尚未成熟,就讓空軍
進行空襲。狂妄自大的空軍司令戈林認為,只用空軍就足以使不列顛投降。一些空軍高階將
領認為,空軍依靠自己的力量,或者再加上海軍,也無法達到〃不列顛投降〃之目的,而這一
目的只有透過佔領不列顛群島才能達到。戈林也忘記了自己空軍部隊的作戰能力有多大。
德軍統帥部根據希特勒的旨意,重新修訂了〃海獅〃計劃,主要以德國空軍進行空中進
攻,破壞英國的軍事經濟潛力和國家管理體制,迫使英國退出戰爭。為進行這次空中戰役德
國空中集中了2400架作戰飛機,其中轟炸機為1480架。德空軍凱塞林元帥指揮的第
2航空隊和施佩勒元帥指揮的第3航空隊為主要突擊力量;施道普夫上將指揮的第5航空隊
為次要突出力量。
在整個7月裡,德國空軍對海峽裡的英國艦隻和英國南部的港口進行的攻擊日益頻繁。
這是種試探性的行動。儘管在入侵開始以前肅清狹隘海峽裡的英國艦隻是必要的,但是這些
初步空中襲擊的目的,在於引誘英國戰鬥機出來作戰,這個目的沒有達到。英國皇家空軍司
令部機智地只出動了很少一部分戰鬥機來應戰,結果艦隻和一些港口遭到了很大的損失,4
艘驅逐艦和18艘商船被擊沉,但是這個初步交鋒使德國空軍付出的代價是296架飛機被
擊毀,135架被擊傷。皇家空軍喪失148架戰鬥機。
1940年8月1日,德國統帥部正式下達了關於加強對英海戰和空戰的總指令。指令
的第一條就是:“使用所有兵力盡快打垮英國空軍。〃按照這一命令,德國空軍將英國的戰
鬥機部隊、機場、地面補給設施、航空工業,以及生產高射炮的工廠,列為首要的攻擊目標。
8月13日戈林下令:“14日開始實施鷹計劃〃。作為戰鬥的序幕。12日對英國的
雷達站進行了猛烈的襲擊,德國這時還不瞭解雷達對英國的防禦的重要性,因此沒有繼續襲
擊這些雷達站。13日和14日兩天,德國人大約出動了1500架飛機,主要是襲擊英國
空軍的戰鬥機場,德國空軍損失了47架飛機,英國空軍損失了13架。
8月15日展開了第一次大規模的空戰。德國人把他們所有3個航空隊中大部分飛機都
投了進去,轟炸機801架,戰鬥機1149架。從斯堪的納維亞出動的第5航空隊遇到了
災難。德國法西斯以為東北沿海是無防禦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