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部分(第4/4 頁)
動的結果,卻以失敗而告終。
蔣介石集團雖然沒有公開投降,但卻適應日本的要求,採取了消極抗日,積極反共的反
動政策。國民黨在五中全會決定了〃溶共、防共、限共、反共〃的方針,設立了專門的“防共
委員會〃。他們把喋血抗日的共產黨說成是〃內在隱憂〃,叫嚷〃在不久的將來,能夠做一次大
清掃〃。他們準備把慘殺共產黨和革命人民當做向日寇投降的獻禮。
在山東國民黨軍隊中,流行著這樣三個反動口號:“寧匪化,勿赤化;寧亡於日,勿亡
於共;日可以不抗,共不可不打。〃此外,還散佈著三種對待八路軍和抗日人民的辦法:
“見人就捉,見槍就下,見幹部就殺〃。1939年4月,發生“博山慘案〃,殺害八路軍指
戰員400餘人;6月,在河北深縣屠殺八路軍400餘人;同月,湖南發生氣江慘案;1
1月,河南發生確山慘案;12月,閻錫山進攻山西的決死隊。
1940年2月,國民黨西北軍馮玉祥手下〃十三太保〃之一石友三投敵,在冀南和日寇
聯合,向八路軍進攻(石友三後被手下愛國將領高樹勳所殺)。就這樣,蔣介石集團置日本
侵略於不顧,連續發動了3次反共高潮,而且愈演愈烈。國民黨的消極抗戰,喪失了大片國
土,使中國無數同胞淪於日寇奴役之下。日本陸相東條英機於1941年1月在日本兩院報
告戰況時說:“服和15年(1940年),重慶敵軍之特色為作戰非常消極,迄今未進行
主力反攻〃。
與此同時,蔣介石大唱〃曲線救國〃,指使國民黨軍隊大批降敵。所謂〃曲線救國〃,是一
項反動透頂的政治陰謀。一方面指使部分嘍羅公開投敵;另一方面,以蔣介石為首的一部分
人,仍留在抗日陣營內,繼續打著抗戰的招牌,向英美索取援助,擴充他的反革命力量。以
便攫取人民的勝利果實。
1941年1月4日,葉挺,項英率領新四軍軍部9000餘人,由涇縣的雲嶺起程,
向茂林前進。7日,新四軍到達茂林時,國民黨7萬多人在顧祝同、上官雲相指揮下,對新
四軍發動突然襲擊,經過7晝夜血戰,除傅秋濤等率領3千餘人突圍外,大部皆壯烈犧牲,
葉挺被俘,副軍長項英遇難,蔣介石立即宣佈新四軍〃叛變〃,取消其番號,將葉挺〃革職〃、
“交軍事法庭審判〃,並令湯恩伯、李品仙進攻江北新四軍。這就是震驚中外的皖南事變。
就在蔣介石反動集團大肆反共的同時,以東條英機為首的日本軍事當局,則下令停止對
國民黨的正面進攻,將起主力撤回西方,集中對抗日根據地進行殘酷的大〃掃蕩〃。解放區軍
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浴血奮戰,主動出擊,粉碎了日偽無數次的進攻,使抗日民主根
據地不斷得到鞏固和發展,創造了許多可歌可泣的事蹟。
在國民黨棄守武漢、廣州時,晉察冀邊區軍民於10月間在晉北廣靈地區進行伏擊戰,
擊斃日侵略軍獨立第2旅團常岡少將以下3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