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部分(第4/4 頁)
8月1日簽署了《柏
林會議議定書》,為戰後處理德國和歐洲問題定下了基調。
對日作戰問題,是波茨坦會議的另一個重要議題。會議透過了著名的《波茨坦公告》,
促令〃日本政府立即宣佈所有日本武裝部隊無條件投降〃,重申〃開羅宣言的條件必將實施,
而日本的主權必將限於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國及所決定的其他小島之內,〃日本霸佔中
國的東北、臺灣、澎湖列島等要歸還中國。這項公告最初是以美、英、中三國共同宣言的形
式公佈的,後來蘇聯出兵對日作戰時,也在公告上正式簽字,所以公告最後成為四國的對日
共同宣言。
但是,《波茨坦公告》釋出後,日本軍方拒絕執行。在這種情況下,要使日本真正接受
《波茨坦公告》的要求,舉手投降,還必須在戰場上同日本軍國主義作最後的較量。
早在1944年12月,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就擬訂了在日本本土實施登陸的作戰計
劃。1945年3月,重新改組了太平洋戰區的指揮機構,麥克阿瑟負責全部地面部隊的指
揮,尼米茲負責海軍指揮,戰略空軍由斯帕茲上將統一指揮。繼而又確定了登陸日本本土的
日期。
美軍是於1944年6月15日開始對日本本土進行戰略轟炸的。當時,美國的戰略空
軍B—29超級〃空中堡壘〃共50架,從中國、印度的航空基地起飛,對日本鋼鐵工業城市
八幡進行猛烈的轟炸。到1944年下半年,美軍轟炸機共出動十次,投彈八百噸。
1945年3月9日,美國戰略空軍一次出動B—29型飛機234架,對東京進行大
面積轟炸,投下燃燒彈1667噸,使東京四分之一地區燃起了大火。以後,—29又對神
戶、大阪、B名古屋、橫濱等地進行了同樣的轟炸。
日本投降前三個月,美機向日本五十八個城市投下的燃燒彈多達五萬八千噸。
盟軍對日本的轟炸和封鎖,使日本經濟癱瘓,社會混亂。從1944年底以來,日本海
軍已被徹底擊潰,航空兵也遭到毀滅性打擊。特別是日本從南方掠奪戰略資源的運輸線已被
切斷,國內資源枯竭,儲備告罄,不僅嚴重影響了作戰,生活保障也極端困難。到1945
年3月底,作為戰爭和一切經濟活動的大動脈石油的儲存量僅有四十萬噸。海空作戰已難以
保障,汽車用的燃料和重油至二季度已即將全部用完。和1943年相比,鋼材產量下降至
35%,儲備僅有二十六萬噸,造船業降至27%,飛機制造降至64%,輕武器降至50
%,糧食方面進口斷絕,年度米產量只有三百萬噸。
因此,新動員的部隊沒有武器裝備,部隊行動受到很大限制,全國口糧發生饑荒,局勢
異常混亂。法西斯部隊的橫行和與民搶糧,引起了日本國內強烈的反軍和反戰情緒。
東京在大火中已經燃燒了十幾天了,如同一個大火坑,沒有人能知道什麼時候能夠煙消
雲散。對於東京的老百姓來說,才剛剛嚐到戰爭的滋味。
從7月10日到19日,有一千多架美國飛機,又對東京進行了新的一輪狂轟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