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部分(第1/4 頁)
“宗相國雖然說得很有道理,但對契丹不太符合,一是契丹距離柳城很近,完全可以在冬天發動進攻,其次孫萬榮為了成為契丹之主,提出為李盡忠報仇便是他最好的藉口,他不會再拖幾個月,第三,冬天對我們增援遼東也十分不利,所以微臣覺得孫萬榮不會久拖,一定會在最近重新叛亂,我們不能再拖下去,必須要立刻向遼東增兵。”
儘管狄仁傑說得聲色俱厲,但武則天並沒有被立刻說服,她又看了一眼婁師德和蘇味道,微微笑道:“婁相國和蘇相國的建議呢?”
蘇味道猶豫一下道:“其實狄相國和宗相國說得都有道理,契丹再亂是一定的,但何時出兵增援,我覺得陛下應該再徵求一下軍方的意見,如果軍方認為需要立刻出兵,那我們就應該及早做好準備,如果”
不等他再說下去,武則天擺手止住了他的話頭,“朕是想知道你的意見,不是想知道軍方的意見。”
“這個事出突然,微臣還沒有考慮清楚。”
武則天懶得再理會這個蘇模稜,又問婁師德道:“婁相國的意見呢?”
婁師德肅然道:“微臣完全贊同狄相國的建議,契丹確實有可能會對營州再次發動突然襲擊,請陛下立刻下旨令營州做好戰爭準備,另外,營州兵力不足,微臣推薦王孝傑為主將,立刻率軍趕赴遼東增援。”
“可如果王孝傑去了營州,隴右那邊誰來防禦突厥?”
“回稟陛下,突厥之前之所以突然對大唐示好,放回所有被擄走居民,是因為他們太子病故,內部鬥爭十分嚴重,使他們無暇顧及南方,再說突厥地域遼闊,各部族的軍隊在冬季積聚十分困難,所以微臣敢肯定,至少在明年夏天前,突厥對大唐不會有任何威脅。”
武則天負手走了幾步,狄仁傑又勸道:“陛下,不能再猶豫了,時間緊迫,一旦契丹軍隊攻破榆關,幽州就危險了。”
婁師德也急道:“陛下,時間緊迫啊!”
武則天終於下定決心,“既然兩位相國如此苦勸朕,朕就聽從你們的建議,任命王孝傑為清邊道行軍總管,率軍十萬,火速趕往遼東,另傳旨遼東各軍,積極戰備,做好防範,不得有半點大意。“
就在武則天和相國們商議加強遼東防禦的同時,李臻率領數十名內衛士兵在東城外的護城河內找到了兩名嫌疑人的屍體,失蹤的廚子和侍女。
其實這件事和內衛並沒有什麼關係,因為大理寺丞孫禮的一再請求,李臻才答應幫他一次,出動近三百內衛士兵在洛陽各處尋找兩名失蹤疑犯,最後從一個乞丐口中得到了線索,一輛馬車將兩隻麻袋扔進了寬闊的護城河內。
幾名內衛士兵下河潛入河底,摸到了兩隻麻袋,用繩子拴好,眾士兵將麻袋拖了上來,此時,岸上擠滿了上萬名看熱鬧的民眾,連城頭上也人頭攢簇,千餘士兵也在探頭觀望。
隨著麻袋撈了上來,人群頓時炸開了鍋,無數人拼命向前湧動,墊腳伸脖,都想看看麻袋裡的屍體,根傳聞,麻袋也是兩具年輕女人的裸屍,這足以吸引大多數人的眼球。
不過讓眾人失望的是,大理寺立刻在麻袋四周拉起幔布,眾人什麼都看不見,幾名大理寺官員和仵作在幔帳內驗屍確認。
李臻遠遠站在一旁,他對李盡忠被毒殺這個案子一點都不感興趣,這是很顯而易見的事情,要麼孫萬榮,殺了李盡忠,他就是大酋長,要麼是突厥或者吐蕃,想挑起契丹造反,給大唐東北施壓,甚至有可能是高句麗殘餘勢力,想擾亂遼東。
但不管是誰,李盡忠之死必然會在遼東引發一場新的危機,這才是朝廷應該面對的危機,而不要去考慮是誰下的手。
但李盡忠是中牽機毒而死,這讓李臻不由想起了藍振玉,藍振玉不就是被武芙蓉下了牽機散而毒殺嗎?難道李盡忠之死又和武三思有關係?
這時,孫禮走了過來,搖搖頭道:“這兩人身上找不到任何線索。”
李臻微微一笑道:“這兩人之死不就是最好的線索嗎?孫寺丞可以查一查,他們這兩天都和誰有聯絡,找出同時聯絡他們的人,然後順著這條線摸下去,我想一定會有收穫。”
孫禮又談了口氣道:“將軍說得很有道理,王司直也是這樣考慮,不過我擔心殺他們之人會有很深的背景,我有點不敢查下去了。”
“這個案子非破不可嗎?”李臻又笑問道。
“是上面壓下來的,若不破這個案子,恐怕我難以向上交代,說實話,我真不想管這個案子。”
“你若不想查,我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