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部分(第1/4 頁)
大殿內再次安靜下來,武則天又緩緩道:“今天是大朝,朕沒有軍政可議,各位愛卿可有本要奏?”
大殿內一時鴉雀無聲,這時,侍御史杜敬之出列道:“陛下,微臣有本要奏!”
李多祚回頭對李臻低聲道:“此人是御史臺負責四匭之人,同時主管收集民意,這兩天發生之事如果他不說,他就會被彈劾。”
李臻心知肚明,他是整個事件的幕後策劃者,但事情做出來,怎麼讓它發揮最大的效果,那就是其他人的事情了,比如這位侍御史杜敬之,李臻相信他的背後站著太平公主。
而且他知道,這位杜敬之說的並不是讖語和佈告之事,那件事不用大臣們上奏,武則天早已知曉。
李臻迅速瞥了一眼武三思,發現他臉色蒼白,渾身在微微發抖,李臻一笑,他拭目以待。
杜敬之高高舉起一卷奏章,高聲道:“陛下,這是前左衛大將軍蘇宏暉狀告梁王干涉軍務,導致唐軍在遼東之戰中大敗,主帥王孝傑陣亡的奏章,證據確鑿,請陛下過目。”
杜敬之這番話引來滿朝文武一片譁然,大家都還以為杜敬之會說讖語和佈告之事,沒想到竟然是舊案重提,武則天有些不悅道:“杜御史,此案不是已經有定論了嗎?你為何又要提出來?”
“陛下,因為之前沒有證據,而現在微臣拿到了確鑿的證據,如果微臣知情不報,那就是欺君之罪,微臣不敢做這樣的事。”
好一個知情不報就是欺君,杜敬之大帽子蓋下,連武則天都拿他沒辦法了,她又問道:“你有什麼證據?”
杜敬之取出信,雙手呈上,“這是梁王寫給蘇宏暉的親筆信,請陛下過目。”
所有人都愣住了,連武三思也大吃一驚,他手下不是說那封信被當面燒掉了嗎?怎麼可能還會存在。
一名宦官走下來,接過信,轉呈給了武則天,武則天開啟信,立刻認出了武三思的筆跡,武則天當即沉下臉,勉強看完了武三思寫給蘇宏暉的信,武則天再也忍不住心中惱火,怒視一眼武三思,站起身一拂袖,怒氣衝衝而去。
原本打算看一場精彩論戰的朝臣們都愣住了,誰都沒有想到聖上竟然拂袖而去,朝會才開了不到一刻鐘便結束了,所有人都向狄仁傑望去,狄仁傑是百官之首,是把聖上勸回來,還是大家都散朝?
仁杰傑也不得不佩服聖上的精明,估計那封信讓朝會開不下去了,所以聖上才一走了之,也避免了公開撕破臉的尷尬。
狄仁傑便對眾人道:“大家都散去吧!”
朝臣們這才三三兩兩離開了明堂大殿,向各自朝房而去,這時,狄仁傑快步向武則天的御書房走去,走到貞觀殿下,他等候侍衛替他稟報。
片刻,一名宦官跑出來道:“很抱歉,狄相國,聖上身體有些不適,先回宮休息去了,聖上說她想休息一天,請狄相國多辛苦辛苦。”
狄仁傑知道聖上其實是為了迴避自己,要麼是那封信太尷尬,讓她難以向朝臣交代,要麼她也想拖一拖,把大事變小事,或者她想考慮一下,不希望別人打擾。
狄仁傑搖了搖頭,便轉身離去了,他覺得有必要再和李臻談一談,他知道一點李臻的策劃,但具體怎麼做,他也不太清楚,看樣子,這幾步棋走得太狠,對聖上影響太大。
李臻他們到底做了什麼?
。。。
第0384章 正面交鋒(下)
武則天一連三天都沒有露面,引來朝臣的無數猜測,眾臣不敢公開議論,都在各自的小圈子裡談論這件頗有點詭異的事件。
有人說聖上是被武三思的膽大妄為氣病了,也有人說,聖上是對武家心灰意冷,再重新思考她的選擇,但也有人說,聖上依舊支援武三思,只是以拖待變,最後讓事情不了了之。
但不管哪一種猜測,都離不開武三思的因素,確實,最近這幾天,對武三思的各種不利如狂濤湧起,讖語和佈告事件將武三思各種惡行掀出,‘德惡’兩個字的評價已經深深刻在武三思身上,再加上王孝傑陣亡一案,竟然是武三思在背後策劃,這就涉及到賣國這樣更大的罪名了。
無論如何,武三思名聲惡化,使很多原本支援武三思的人都開始反思,他們真要支援這樣的人登上九五之尊?
時間到了第四天,輿論還在繼續發酵,反對武三思的聲音鋪天蓋地,上午,一輛車輿行駛到了貞觀殿前,狄仁傑從車輿中走了出來,拾階向大殿內走去。
他剛剛得到旨意,聖上要召見他,這在他的意料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