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部分(第2/4 頁)
東宮,二叔覺得如何?”
“可以!我可以答應,不過我要先看到他們的誠意。”
“讓崇烈升為千牛衛將軍還不夠嗎?”
“不行!”武三思斷然拒絕。
武懿宗的臉色有點不自然起來,他給二張做出過保證,不必給武三思什麼好條件,甚至不給武三思什麼條件,他都會乖乖讓步。
因為武三思渴望成為太子,只要抓住這一點,武三思最終都會屈服,所以讓武崇烈升任將軍是武懿宗提出的方案。
沒想到武三思竟然斷然拒絕,武懿宗感到十分尷尬,這讓他怎麼回去向二張交代。
但話已經說到這一步,武懿宗也沒有辦法了,他只得問道:“不知二叔想要什麼誠意?”
這時,曹文在一旁輕輕咳嗽一聲,武三思這才想起曹文的要求,他點點頭道:“我的要求很簡單,先讓我女婿入相,如果連這點小事都辦不到,那我實在不看好兩位張將軍的能力。”
武懿宗呆了半晌,這是張昌宗提出的方案,卻被自己否定了,這下他回去真的要被打臉了,無奈,武懿只得起身告辭,等他離去,曹文起身謝道:“多謝岳父大人想到小婿。”
“哎!你若不提醒,我真忘了此事。”
但武三思還是憂心忡忡道:“現在我還是很擔心,我們在談判上花的時間太長,一旦武攸寧回京被封為燕王,一切都來不及了。”
曹文沉思片刻道:“武攸寧之事不過岳父和二張討價還價的手段,我們真正目的還是要對付李臻,我建議岳父可以先動手。”
武三思有點明白女婿的意思了,“你的意思是——”
曹文緩緩點頭,“武攸寧應該在回京的路上,這是我們唯一的機會。”
。。。
第0395章 澠池刺案
李武兩族為了爭奪皇位繼承權,鬥了近二十年,到最後卻出了一件誰也想不到之事,天子武則天竟然要封武攸寧為燕王,明眼人立刻便明白了其中的含義,天子可能最後是選擇武攸寧來繼承皇位了。
其實在多年前武攸寧拜相時,便有人看出天子是在刻意培養武攸寧,尤其在三年前武三思爆出一連串醜聞,失去了封太子的機會後,那武家能出來挑大樑之人,就只剩下武攸寧了。
這次武攸寧被封為親王,既出人意料,但又在情理之中。
武攸寧今年約四十餘歲,被封為建昌郡王,是武氏第三代較為傑出的弟子,雖然他為人也比較刻薄,不太體恤下屬,不過相對其他武氏子弟而言,他還是比較精明能幹,也比較愛惜名聲,惡名不多。
他是在四天前接到聖上的密旨,宣他疾速回京準備接受燕王的冊封。
武攸寧當然也知道這意味著什麼,不過他並不太想接受這個親王的冊封,他很清楚,一旦他成為燕王,即將問鼎太子大位,他必將成為李武兩族的共同敵人,以他現在的勢力和人脈,他根本無法在聖上駕崩後掌控大局,最後他極可能會遭遇政變,死無喪身之地。
他實在無法理解聖上怎麼會選擇自己?
但聖旨如山,他也沒有辦法,只得先回京城再說,這天傍晚,他帶領隨從抵達了澠池縣雙橋鎮。
雙橋鎮是一座大鎮,有人口四百餘戶,加上南來北往的商人和出賣苦力的民夫,小鎮實際人口已達近千戶,相當於一個小縣城了,這裡商業發達,各種店鋪應有盡有,以至於武攸寧一行八十餘人到來時竟然找不到空餘的客棧,不得不分住在相鄰不遠的三家客棧內。
武攸寧和二十幾名護衛住在一家叫做凌雲渡的客棧內,此時夜幕已經降臨,護衛們都在一樓大堂內吃飯,武攸寧則坐在三樓的房間內,提筆給聖上寫一份奏章,他希望聖上能從現實考慮,取消這次冊封。
但他剛寫到一半,卻寫不下去了,早在很多年前,他剛入政事堂為相,聖上就暗示過他,讓他擔起更多的武氏宗族重任,他知道封自己為燕王是聖上考慮多年之事,豈會因他一份奏章就改變主意,他寫這份奏章根本就沒有半點意義。
武攸寧心煩意亂,放下筆,將奏章揉成一團,準備扔進香爐裡,但就在這時,他卻意外發現對面屋簷上有黑影閃動,他頓時大吃一驚,急喊道:“來人!快來人!”
他轉身就向屋外跑去,就只聽窗戶‘砰!’地一聲巨響,這是有人撞開了窗戶,一個黑衣人翻滾而入,武攸寧剛跑出房間,只聽見咔嚓一聲,左腳傳來一陣劇痛,他一低頭,才發現自己左腳已經不見了。
武攸寧眼前一黑,從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